入声

作品数:1426被引量:2688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中易栗华益蒋寅沈明贡贵训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江淮官话入声时长变异的跨方言研究被引量:2
《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唐志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参数库的宣州吴语音变研究”(19CYY011)的阶段性成果。
采用语音实验技术研究安徽江淮官话(安庆、合肥、芜湖)3方言男女12个调系单、双字调中入声的长化。用“入声长化度”计量已经长化的入声,并作代际和性别比较。主要结论:1)单字调相对时长0.765是安徽江淮官话入声长化临界参照值;2)入声...
关键词:江淮官话 入声 长化 长化度 跨方言 
宋代江浙诗韵中阳声韵与入声韵通叶现象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钱毅 阳瑾 杨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宋文用韵及其与全宋诗、词用韵的比较研究”(18BYY181)。
宋代江浙诗歌用韵中存在阳声韵与入声韵通叶的现象,共28例,其中阳声韵字混入入声韵部10例,入声韵字混入阳声韵部7例,阳声韵与入声韵韵字等立11例。综合押韵特征、押韵倾向和现代江浙语音来看,这种押韵可能是阳声韵与入声韵均转化为阴声...
关键词:宋代 音韵 诗歌 江浙 
西南官话仁寿话的音系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郑仲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阿美语方言研究”(18BYY204)。
仁寿话是四川地区的西南官话,具有许多四川方言的语音特点。通过对该方言的重新调查,整理出仁寿话新派的音系。在新的描写当中,发现许多与前人记录不同之处,包括鼻边音nl-、鼻塞音mb-、?ɡ-声母,三个入声韵母-ɑ、-iɑ、-uɑ,以及独立...
关键词:仁寿话 西南官话 音系 入声 
“入派三声”与“逢入必断”——语言音乐学棱镜下的入声字唱腔问题被引量: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96-109,共14页吴梦雅 
中国“乐说”研究,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19VJX004。
元代周德清撰写《中原音韵》,定“入派三声”,为后世音韵学争论埋下了伏笔。结合戏曲音乐与音韵学来看,“入派三声”是作曲与行腔手段的体现,入声字由于其收促性,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息的连续性与口腔共鸣腔的稳定性,难以搭配润腔旋律。...
关键词:《中原音韵》 入派三声 喉塞音韵尾 逢入必断 《单刀会》 
内蒙古张呼片晋语的入声调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22年第5期584-595,639,640,共14页沈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母语深度调查研究”(21&ZD30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重大项目“汉语方言母语深度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张呼片晋语分布在内蒙古中部13个市县旗,单字调4个: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从来源看,源于深臻曾梗三四等通的,保留入声调;源于咸山、宕江、梗二等的,清入字、文词儿或借入的词(折合成晋语的读音)里用到的浊入字,也保留入声调,...
关键词:内蒙古张呼片晋语 浊入归上声 浊入归清入 全浊入归平声 次浊入归去声 
广东粤语的入声格局及舒促对应关系
《方言》2022年第3期289-297,共9页邵慧君 梁施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广东粤语方言语音综合研究”(19AYY005)的前期成果。
广东粤语入声大多数为三分格局,即上阴入、下阴入、阳入,入声与舒声调值之间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因此以广州为代表的粤语也常被定为六个调位的“九声六调”系统。如广州话:上阴入■与阴平■对应,多读高调;下阴入■与阴去■对应,多读中调...
关键词:广东粤语 入声格局类型 舒促对应关系 
近百年来汉语入声研究回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45-153,共9页唐志强 
201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参数库的宣州吴语音变研究”(19CYY011)阶段性成果。
入声为汉语方言学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文章对20世纪以来汉语入声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学界对入声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入声的性质;(2)入声的历时研究;(3)入声的共时研究;(4)入声的实验研究。入声的传统研究为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入声 性质 历时研究 共时研究 实验研究 
苏鲁毗连地区方言声调的读音类型、分布与演变
《语言科学》2022年第2期210-224,共15页许井岗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FYY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07)成果。
文章以苏鲁毗连地区的47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舒声调系统、古入声的读音类型、分布与演变,并对官话方言交界线上的存古与创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舒声调系统有南京型、芜湖型、徐州型、济南型、扬州型5种读音类型,其中,南京...
关键词:苏鲁毗连地区方言 舒声调系统 古入声 读音类型 演变 
《元声韵学大成》入声韵及入声字简析
《中国文字研究》2021年第2期152-156,共5页吴建伟 路建彩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民国珍稀时音韵书韵图整理集成与研究”(批准号:19ZDA308)之子课题“明清民国珍稀吴湘徽时音韵书韵图集成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元声韵学大成》是明朝音韵学家濮阳涞在万历年间所著的一部韵书,同时也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同音字典,全书共收35910字。该书在入声韵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入声韵尾-p、-t、-k在配阳声韵尾-m、-n、-ŋ的同时也配阴声韵。“借入”之法是濮阳涞...
关键词:元声韵学大成 入声韵 入声字 借入 
汉语“鼻”字读音来源及相关问题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2期73-84,共12页徐朝东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I7ZDA304);北京市社科项重点项目“明清民国三代北京地区方志中方音研究”(16YYA004)阶段性成果感。
汉语“鼻”有平、去、入三个声调,去声为文献记载的读音;平声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的音译词“阿鼻”;“鼻”在闽粤客赣湘徽等南方方言中读去声为主;吴语、江淮与西南官话中读入声;北方官话大部分地区读阳平;晋语读入声调。上古以后“鼻”入...
关键词:汉语“鼻”字音 平声、去声、入声调 读音历史 舒声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