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林斯

作品数:62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莉萍胡大平刘海涛杨德爱卢政营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野下传统-现代的并接实践与文旅融合发展——兼与萨林斯“并接”概念的对话
《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160-166,共7页王剑峰 张雨男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海南民间遗存珍稀族谱文本的收集、整理与海上丝绸之路人口迁徙路线研究”(项目编号:23VJXGO2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调研项目“大兴安岭林区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QNZX019);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项目编号:2024QQJH148)的阶段性成果。
文旅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讨论文旅融合发展是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及“传统-现代”...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 并接实践 文旅融合 
国王的婚姻与文明类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129-130,共2页张亚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5期,12000字自从弗雷泽在《金枝》中对阿尔巴国王的祭祀制度进行研究以来,国王的婚姻形式以及国王作为陌生人的问题就一直是人类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萨林斯晚年重新回到这一话题上,并将陌生人一王看...
关键词:中央民族大学 《金枝》 神圣王权 萨林斯 婚姻形式 文明类型 婚姻形态 弗雷泽 
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的拓展与挑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6期219-219,共1页刘海涛 
萨林斯对“事件”的诠释,经历了一个从“突发事件”到“内生事件”乃至“一般事件”的转变,并由此试图对长期存在于西方史学界的“结构”与“事件”的对立进行深度整合,进而此逐步建构出其独特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结构史观”。尽管...
关键词:文化偏见 萨林斯 历史人类学 西方史学界 演变进程 意象性 突发事件 学科研究范式 
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的拓展与挑战被引量: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7-66,共10页刘海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历史人类学新探”(项目编号:21FSSB001);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项目“美国民族史学新探”的阶段性成果。
在关于何为“事件”的研讨中,美国民族史学、法国年鉴史学明显异于西方传统史学,都对“事件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独特的才是事件,事件异于一般的结构”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解构;但是,在对待“结构”与“事件”关系上,无论是西方传统史学,...
关键词:事件 萨林斯 结构史观 历史人类学 
文化自觉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互构
《新华文摘》2022年第8期31-32,共2页黄海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虽然已经很少公然地宣称“欧洲中心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欧洲中心主义就消失了,而是变得更为隐性化,同时也更加顽固。将非西方文化“去主体化”的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依然居高临下地以“拯救者...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欧洲中心主义 欧洲中心论 欧美式 萨林斯 隐性化 话语霸权 
基于实践理论视域的民间俗信变迁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3期140-144,共5页叶建芳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广西边境民间信仰实践变迁与地域文化建构研究(项目号:18BZJ049)的阶段性成果
综合运用布迪厄的惯习、场域、资本与萨林斯的搬演性结构、并接结构等实践理论概念工具,分析民间俗信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布迪厄的实践理性关注内容比重,萨林斯的象征理性侧重文化结构,两者在解释、解决民间俗信的同化(消...
关键词:实践理论 布迪厄 萨林斯 民间俗信 变迁 
对萨林斯的实践理性与文化功利主义的思考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年第9期97-98,共2页苏倩 
萨林斯作为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对实践论与文化论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象征意义的文化图式普遍存在于实践行为中,即文化决定实践理性,文化理性制约经济实践。萨林斯的文化理性观对我们生活、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
关键词:萨林斯 实践理性 文化理性 
历史中的结构-读萨林斯《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38期237-237,共1页于奕菲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部作品的观点,我想是,历史既来自结构,又修正结构,所以我以“历史中的结构”作为文章的题目.结构主义的分析传统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源远流长,无须赘言.萨林斯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率先注意到对“结构”的非历史性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主义 历史性 萨林斯 神话 隐喻 人类学 社会学 库克 
“实践遗失”假说:樟湖坂崇蛇仪式进化及证据解析被引量:3
《旅游学刊》2018年第6期99-109,共11页卢政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资源旅游化过程中的增权机制研究"(12CJY089);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天津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机制研究"(No.2011ZD021)资助~~
福建南平樟湖坂的崇蛇仪式在旅游商业化社会实践的变迁中发生动态性的遗失,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实践遗失"假说:崇蛇仪式从世俗社会的神圣化信仰逐渐转变为旅游世界的大众化观光,符合萨林斯对仪式进化路径的动态演化论点。崇蛇仪式...
关键词:世俗社会 仪式进化 萨林斯路径 实践遗失假说 樟湖坂崇蛇仪式 
对话马克思:两条明暗交织的线索——读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被引量:1
《社会发展研究》2017年第3期223-232,共10页刘斐丽 
萨林斯的《石器时代经济学》通过两条明暗交织的线索与马克思展开对话,他阐述了一个社会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部族社会,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进行质疑;同时深刻批判现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的核心理论一脉相承。文化理性与资本主义的实践理...
关键词:唯物主义 文化理性 实践理性 经济决定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