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

作品数:1421被引量:74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建新康燕彬杜明甫薛玉秀刘保安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盐城工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网络小说中的艾米莉·狄金森——以晋江文学城为例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周建新 邓清馨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副文本视域中的艾米莉·狄金森文学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BWW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世纪中国网络小说对狄金森的叙述经验反映出中国当代大众狄金森想象的叙述姿势和审美意趣,益于一窥狄金森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面貌。基于晋江文学城中与狄金森相关的424部小说,从狄金森其人、狄金森其诗和狄金森审美三个维度总结归纳...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中国网络小说 晋江文学城 传播与接受研究 
环绕地球,寻找上帝
《世界科学》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萨曼莎·哈维的《轨道》以国际空间站为背景,揭示了我们的世界究竟有多小,又有多大。我应该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体验的旅行者:在透过飞机舷窗俯瞰云海时,回想着这种寻常景色却是布莱克、梅尔维尔、托尔斯泰和狄金森等文学大师从未看到的...
关键词:梅尔维尔 普鲁斯特 国际空间站 文学大师 旅行者 狄金森 布莱克 托尔斯泰 
一觞一咏一斯文
《人民周刊》2024年第4期92-93,共2页凸凹 
艾米莉·狄金森说,我不怕那些喋喋不休的人,就怕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的沉默者,因为他一旦开口,就不凡。郑丛洲就是这样一个忍隐在日常,但一张口就不凡的人。他从不标榜自己“在写作”,告诉别人写了多少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和报告文学。...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文学评论 现当代文学 沉默者 报告文学 一觞一咏 不凡 
十九世纪超验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相似性
《文学教育》2021年第5期8-9,共2页孙佳璐 
超验主义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纳桑尼尔·霍桑和艾米莉·狄金森出生于19世纪美国的马塞诸塞州,隶属于新英格兰地区。《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和《假如我说我不再等》分别创作于1835年和1062年初;处于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盛行...
关键词:超验主义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 《假如我说我不再等》 霍桑 狄金森 
给狄金森(组诗)
《清明》2017年第6期204-205,共2页海饼干 
春天你嗅到了吗?那些簇新的小韭菜。
关键词: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医学教室里的文学鉴赏课
《课外阅读》2017年第9期22-23,共2页丹尼尔·玛查利克 
阅读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生活中可持续的事物。对于被繁重的工作所累而无暇反思道德问题的医务工作者来说,通过文学鉴赏以自省,显得很有必要。在乔治敦大学医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我以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篇作为一堂文学课的开端...
关键词:文学鉴赏 文学课 艾米莉·狄金森 女诗人 所累 经典文学作品 我自己 对我说 经成 深层刺激 
从“陌生化”文学理论的视角探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
《文学教育》2017年第12期16-17,共2页马桂花 
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她凭借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独特的思想使她的诗歌脱颖而出,远远超越同时代的诗人,创作了美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作。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学家肖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 狄金森 自然诗歌 
《无比美妙的痛苦》文学表达魅力解析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第20期51-53,共3页张娜 
作为一部青年文学作品,《无比美妙的痛苦》一经出版便风靡全球。它之所以让众多的读者其中不乏成年读者为之痴迷,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抓人眼球的爱情、癌症、青春等字眼,还因为它丰富的文学表达形式。本文将从引用的广泛、现代感的设计、...
关键词:艾萨克 奥古斯塔 艾米丽·狄金森 文学表达 
医学教室里的文学鉴赏课
《青年博览》2016年第23期8-9,共2页丹尼尔·玛查利克 潘彩萍 
阅读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生活中可持续的事物。对于被繁重的工作所累而无暇反思道德问题的医务工作者来说,通过文学鉴赏以自省显得很有必要。在乔治敦大学医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我以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篇作为一堂文学课的开...
关键词:文学鉴赏课 医学院 教室 医务工作者 道德问题 奢侈品 文学课 狄金森 
论《圣经》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海外英语》2016年第10期121-122,共2页侯俊娟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英美文学深受《圣经》的巨大影响,很多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很多的圣经主题、人物、情节、典故等等。对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圣经》对学习英美文学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圣经》文学是理解和欣赏英...
关键词:《圣经》 英美文学课程 叶芝 狄金森 奥康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