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偿命

作品数:21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尚海明徐留成王联合李平俞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现代交际》《新民周刊》《故事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虎
《故事会》2023年第9期87-91,共5页安学斌 
命丧虎口民国二年的一天,东仁县的李大善人在新婚之夜死了,手嫌疑人是他刚娶的小妾虎妞。李大善人的老婆到县公署告状,要求小妾杀人偿命,事情一时闹得沸沸扬扬。这地方新任的知事姓刘,是个革新派。他让人把李大善人的老婆和虎妞带上堂,...
关键词:虎妞 新婚之夜 小妾 善人 杀人偿命 革新派 
阅读《法律简史》
《新民周刊》2023年第12期77-77,共1页苗炜 
凡是叫“简史”的,其实都不简单。最近读了一本《法律简史》,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作者桑本谦教授说,法律的底层逻辑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它可能是个算法,任何事物的深层逻辑都可能是个“算法”。桑本谦发现...
关键词:杀人偿命 深层逻辑 法律 民法 底层逻辑 返还 刑法 副标题 
论赔偿在命案量刑中的作用
《刑法论丛》2021年第3期168-190,共23页尹振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重大改革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批准号:17ZDA127)的阶段性成果
“杀人偿命”和“花钱买命”之辩,体现了命案裁量中的义利之争。中国人的生命观、祖先崇拜观、鬼魂观念等影响了中国人对死刑的看法,也能够解释传统中国人对于“杀人偿命”的坚持和古代中国法律对于“杀人者死”的规定。国家法律虽然规...
关键词:赔偿 命案 量刑 杀人偿命 私了 和解 
武松钻了法律的空?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1年第4期21-21,共1页刘绍义 
在《水浒传》中,身背两条人命的杀人犯武松,只被判了个“脊杖四十,剌配二千里外”。这样的判决,在杀人偿命的古代,的确有点轻了。到底是宋代法律如此,还是有人徇私舞弊?的确,西门庆、潘金莲这样的恶棍淫妇,古今都会被万人唾骂,也算是罪...
关键词:武松 潘金莲 西门庆 《水浒传》 淫妇 杀人偿命 宋代法律 杀人犯 
中国死刑存废问题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5期215-216,共2页罗悠 
死刑从理论上来说,本属于刑法的一个研究门类,但众多学者的研究视角是从人权学说出发,原因在于死刑所惩戒的对象——生命权。在法与情的矛盾下,死刑案件更是考验法官的核心素养——在死刑量刑环节对自由裁量权的把控。本文立足于死刑存...
关键词:死刑 生命权 宗法 杀人偿命 中国立场 
中国历史中的杀人偿命观演绎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法律史评论》2019年第2期3-22,共20页李平 
被"常识"化的杀人偿命观实非中国文化原创,实与佛教强势东来相伴,根自佛理中性罪、业报观念,见诸文字不早于隋代,且经历了僧众杀生偿命说向杀人偿命观的转变。其后元代行"命价",更从反面促成了其为国人固守。佛理东渐之前,尧舜之后官方...
关键词:死刑 杀人偿命 杀人者死 罪刑相称 复仇 
杀人偿命的传统正义观对死刑存废的影响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19年第10期40-41,共2页刘思琪 
杀人偿命的传统正义观不同于以牙还牙的报复主义,是建立在独特的民族文化上的死刑观念。杀人偿命的中国传统正义观是报应观念、慎刑观念和刑罚威慑主义的集中体现,并且现如今死刑的价值仍是被认可的。死刑废除路径必须考虑公众的价值认...
关键词:杀人偿命 死刑存废 报复主义 
死刑制度废除的理性解构——以杀人偿命观为视角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车雅璇 
死刑制度的存废受到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从杀人偿命观与死刑制度存废的关系演变中可以看出,死刑制度的废除需要制度变革与观念变革同行,观念变革可以促进制度变革。在观念变革当中,以传统的杀人偿...
关键词:死刑废除 杀人偿命 制度变革 
从法律维度解读《水浒传》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8期164-164,166,共2页张家铭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社会底层人民的社会交往,它不仅向我们展开了北宋末年底层民众生活的画卷,还在如林冲刺配沧州道、宋江刺配江州、杨志卖刀杀牛二、宋江怒杀阎婆...
关键词:刺配 杖刑 杀人偿命 
善终、凶死与杀人偿命--中国人死刑观念的文化阐释被引量:31
《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61-78,共18页尚海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关系研究”(14ZDC003)的成果
一个民族的死刑观念与其文化对生死的定义密切相关,中国人的杀人偿命观念建立在中国文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之上。受祖先崇拜的影响,生活于祖荫之下的传统中国人追求善终,认为遭遇凶死之人将因无法善终而成为冤死之鬼作祟人间,由此,冤魂...
关键词:善终 凶死 杀人偿命 死刑观念 文化阐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