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视角

作品数:24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沈杏培张素英董正宇王玥林瑞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春岁月》《青年文学家》《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科教文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什么作家喜欢用傻子视角讲故事?
《视野》2023年第6期40-40,共1页莫言 
很多作家都喜欢用傻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不仅仅在中国文学里面,在外国文学里面也有很多。像《傻瓜吉姆佩尔》《铁皮鼓》里面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傻子形象,包括韩少功的《爸爸爸》、阿来的《尘埃落定》、我的《四十一炮》里面,都有这样...
关键词:《尘埃落定》 《四十一炮》 《傻瓜吉姆佩尔》 《铁皮鼓》 外国文学 韩少功 傻子形象 傻子视角 
“儿童”与“傻子”视角下话语权的“失”与“得”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34期80-81,85,共3页梁会莹 
儿童和傻子,作为成人社会里的边缘化人物,因被隔离于具备理性判断能力的人群之外,往往"失"于表达,渐乎疏于话语权。但在文学作品中,中外作家却常常建构"儿童"和"傻子"的文学形象,赋予其叙事主体的身份,为其争"得"表达权。新视角下绘构...
关键词:儿童视角 傻子视角 内聚焦叙事 话语权 文学意义 
《喧哗与骚动》与《尘埃落定》家族叙事之比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秦东方 
威廉·福克纳与阿来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作家,《喧哗与骚动》与《尘埃落定》这两部著作既有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两部著作都运用了"傻子"视角,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两位作家对情欲主题作了不同表达,最终都通过一个家族不可阻...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尘埃落定》 “傻子”视角 宗教色彩 情欲主题 
疯癫与理性——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视角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第7期133-136,共4页王燕 
傻子视角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叙述视角,是对正常经验和正常思维的一种疏离与叛逆。通过对"傻子""疯子"等疯癫形象的具体剖析,探寻疯癫面具下的理性世界。首先,以叙事学为切入点,在理论上对傻子视角加以厘清和界定,剖析其在叙事学中的边...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傻子视角 疯癫形象 叙事特征 文化意义 
陈晓明评阿来《尘埃落定》:傻子视角下的家国史被引量:1
《记者观察(上)》2015年第7期26-30,共5页
尘埃,是一个非常小的、卑微的存在。大千世界中它来去无踪,可能存在着,也可能甚至都没有存在过,微不足道。但是它有它的历史,有它飘起来落下去的历史。
关键词:《尘埃落定》 阿来 陈晓明 中国作家 历史叙述 莫言 桑干河上 生死疲劳 《白鹿原》 《创业史》 
浴火中的凤凰——《尘埃落定》对中外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心事》2014年第12期115-115,共1页王妮 
本文试从阿来对中外文学传统的继承和突破方面论述《尘埃落定》的特色,从而说明一部好的作品不仅需要借鉴中外文学的成功之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此之上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傻子视角 民族传统 外来影响 
宗教感与现代性的悖论冲突——《尘埃落定》叙事视角分析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4-148,共5页林瑞艳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A13457S)的阶段性成果
《尘埃落定》选择了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为叙事视角展开叙述,但在实际的行文中我们发现,这个傻子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而并不具备傻子叙事的典型特点。作为叙述者的"傻子"具有全知全能叙事的特点,能知晓超越的时间、空间,并能通晓...
关键词:《尘埃落定》 傻子视角 全知叙事 宗教传统 现代性 
用原始还——《尘埃落定》与原真实《秦腔》“傻子”视角之比较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11期73-73,共1页翁欢 
叙述视角是贯穿作品始终的语言表达问题,对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意图显现有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尘埃落定》与《秦腔》中“傻子视角”对文学作品内涵、文学效果及这一视角本身的特殊意义三方面影响的异同,力图展现这一特殊文学...
关键词:傻子视角 作品内涵 文学效果 文化意义 
论《秦腔》与《喧哗与骚动》的傻子视角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5期89-89,共1页邓爱芹 
《秦腔》和《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不约而同地将“傻瓜”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者,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原初性体验,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他们混乱的时空观与其说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不如说真实的现实世界本来就...
关键词:傻子 原初性 时空观 主题意蕴 
《尘埃落定》中傻子视角透露出的人性
《科教文汇》2013年第10期99-100,共2页杨晨雨 
《尘埃落定》以一个傻子的视角,即第一人称"我"为观察和叙述起点讲述了一个藏族家族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阐释与人文关怀,进而引出对历史文明进程的思索。
关键词:《尘埃落定》 “傻子” 人性 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