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作品数:3145被引量:5551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岳洪彬王蕴智岳占伟孔德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代青铜涡纹柱形饰的升腾象征
《美术大观》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罗英豪 
关于青铜器上“柱”的作用众说纷纭,通过整理前人对“柱”和涡纹的研究及考古出土和传世材料,推断“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涡纹是一种具有神性、表现与神连接的神纹。本文结合“柱”与涡纹,从“柱”的形制和青铜礼器在祭祀中的作用...
关键词:青铜器 柱形饰 涡纹 升腾象征 
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东地三座商代晚期车马坑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6期3-15,F0002,共14页牛世山 王新丽(整理/电脑绘图) 王梦恒(整理) 杨梦慧(整理) 李浩嘉(整理) 蒙景怡(整理) 许雯(整理) 陈柳(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编号:DF2023ZD15)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东地发现3座车马坑。其中K1埋葬两马一车一人,K2埋葬一车两人,K3埋葬两马一车。K2中的两人应为驾车的驭手,车马坑中两匹马的位置摆放两人的现象以往在殷墟不见。3座车马坑出土有铜车马器、骨器、金箔等。K...
关键词:殷墟 大司空村 车马坑 殷墟三期 
试论商“贾”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3期80-91,共12页杜金鹏 
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皆有“贾”字,依其书体可分作A、B两型,其中甲骨文“贾”字细分为6式,金文“贾”字细分为5式。甲骨文A型1式和金文A型出现时间最早,是“贾”字初形。商代“贾”字之本形,乃装盛货贝的布袋(钱袋子)之象形,会意字,用指...
关键词:商代  字形 字义 
商代亚弜族及亚弜铜器群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王祁 岳洪彬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周农业及其生产组织形式研究”(项目编号21CZS009)阶段性成果。
殷墟妇好墓和一些贵族墓葬中出土过一类带有“亚弜”铭文青铜器,“亚弜”又可简称“弜”,是弜族的族徽铭文。亚弜青铜器主要见于殷墟早期,殷墟晚期数量较少,这与甲骨文材料中的弜族活动时间相符,说明弜族活跃于商王武丁时期。弜族是商...
关键词:亚弜 妇好 武丁 族徽 殷墟 
共赴殷墟千年之约
《中国民族》2024年第3期26-26,共1页何毓灵 
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系统文字,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身上共同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维系。经过近百年数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商代晚期都城殷墟所代表的300...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商代晚期 殷墟遗址 甲骨文 青铜文明 后母戊 汉文字 发现与研究 
我与历史所同仁的交往
《形象史学》2024年第1期3-10,共8页艾兰 温小宁(整理) 唐思捷(整理) 刘中玉 
艾兰教授(Sarah Allan)是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与历史所合作、交流的西方学者之一。2023年10月24日,艾兰教授应文化史研究室的邀请,在古代史所做了一场题为“蛇与龙——从商代艺术母体的观点看甲骨文字”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文化史研究室又...
关键词:甲骨文字 文化史 古代史 商代 历史 
田野考古中生物遗存的采样、分析与商代南方都邑遗址的多学科考古
《江汉考古》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孙卓 李志鹏 刘一婷 王欣 胡耀武 文少卿 马晓琳 夏依热·肖开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0);“长江流域商代都邑综合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3);“商代都邑的环境、生业与人群”课题(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5)资助。
当下考古学日益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特征,学界日益强调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紧密结合,共同展开考古学问题研究。为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盘龙城遗址考古团队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织了“田野考古中生物遗存的采样、分...
关键词:田野考古 科技考古 盘龙城遗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多学科融合 学术交流 商代 考古学 
商代邑聚缘山分布考被引量:1
《殷都学刊》2023年第4期1-9,共9页张兴照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
关键词:甲骨文 商代 邑聚 山居 缘山 
商代舌振式铜铃研究
《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6期77-86,共10页邓玲玲 田苗 张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偃师商城一期遗存研究”(编号:21BKG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商文化都邑性遗址出土的舌振式铜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铃的器型、出土背景、功能、性质及使用主体进行讨论。铜铃少见于早商和中商时期,殷墟二期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于殷墟及商王朝势力辐射区内的众多大型遗址。晚商铜铃的使用者多为...
关键词:商文化 殷墟 铜铃 军事职能 
殷墟(大邑商)都城规划与布局研究的回顾与新进展——2021~2022年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新收获
《三代考古》2023年第1期109-119,共11页牛世山 
众所周知,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大邑商所在,也是中国考古圣地。殷墟晚商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其中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实证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早到3000年前的商代,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明 大邑商 商代晚期 青铜时代 商王 宫殿建筑 殷墟 技术水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