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文字

作品数:32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蕴智苗利娟朱梁梓何崝王平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人生与伴侣(国学)》《中原文物》《中国地名》《大众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甲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代文字與甲骨卜辭釋讀——如何打開甲骨文書法之門
《书法研究》2024年第1期31-47,194,195,共19页徐義華 吴玉 
商代文字有筆墨書、銘鑄和契刻三種書寫方式,當時最主要的記録方式應該是筆墨書,但遺留下來的主要部分是不容易腐爛的、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記事刻辭、銘功刻辭、表譜刻辭、卜辭等多種,其中以卜辭爲主要内容。卜...
关键词:甲骨 契刻 卜辭 
浅谈甲骨文及相关古文字书法的临习与创作被引量:1
《大学书法》2021年第5期112-117,共6页王蕴智 
以殷墟出土的10万余片刻辞甲骨为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大宗古汉字书写真迹。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古汉字结体本身就是艺术的,加之不同书家个性风格的情趣释放,极具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殷墟甲骨文所表现出来的线条造型及其早...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 刻辞甲骨 汉字书写 古文字 美感享受 个性风格 构形特征 商代文字 
甲骨文
《科教文汇》2021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前者源于文字的产生过程一用锐器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后者则与其功用有关一记录占卜内容。它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中国乃至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
关键词:甲骨文 甲骨卜辞 商代文字 
如何读懂甲骨文及其背后的商文明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甲骨文知识知多少?大家都听说过甲骨文,但是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文字,有些人会有些误解,把它和“商代文字”划等号。其实,甲骨文只是一种特殊的商代文字。首先,它特指刻写在占卜用的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而商代文字的载...
关键词:甲骨文 商代文字 青铜器 肩胛骨 商文明 表现形式 
漫谈书法教育中的甲骨文被引量:1
《书法教育》2020年第1期92-95,共4页张典友 
殷商文明是在吸收、借鉴夏代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商代文字来源于夏文化,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就目前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于简册的不易见到外,其...
关键词:夏文化 甲骨文 文字载体 殷商文明 书法教育 商代文字 殷商文字 夏代 
关于商代文字书写与契刻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2019年第1期1-14,共14页黄天树 
本文讨论商代文字的书写与契刻问题,可以小结如下:第一,有些学者根据甲骨文推测,商人的书写工具是刻刀,书写材料是龟甲和兽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商人的书写工具主要是毛笔,书写材料主要是简册。第二,甲骨文虽然绝大多数是占...
关键词:商代文字 甲骨文 书写 契刻 卜辞 记事刻辞 
字迹学视域下的甲骨文饰笔研究
《古文字研究》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叶玉英 
刘钊最早关注甲骨文饰笔问题,并作了专题研究,指出其中的饰笔有■、■、■、■、■、■、■、■、■等九种类型,并举了60例^(①)。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鲜有人问津。2014年,朱梁梓的硕士论文《商代文字可释字形饰笔整理研究》...
关键词:甲骨文 殷墟甲骨 甲骨断代 硕士论文 饰笔 卜辞 商代文字 研究成果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被引量:2
《大众考古》2014年第4期73-78,共6页王双庆 杨鑫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维系着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灵魂,有着悠悠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早成体系的汉字当属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因甲骨文的主要时限为商代,人们常把甲骨文等同于商代文字,并将...
关键词:商代文字 甲骨文 中华文明 华夏民族 安阳殷墟 汉字 出土 遗址 
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评介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5期93-94,共2页陈钦龙 
商代金文与殷墟甲骨文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商代文字的主体。目前已知的商代有铭青铜器逾六千件,但其内容简短,以二三字为主,超过10字者不过百件,而逾30字者更是屈指可数,故学者多就其...
关键词:青铜器铭文 商代文字 评介 殷墟甲骨文 研究专著 学者 
略论甲骨卜辞中“翌”与“来”的时间差异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12年第3期276-281,共6页苗利娟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代金文数据库的建设"(11YJC740078);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基金项目"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10JJDZONGHE016)
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商代文字的主体之一。由于殷墟甲骨主要为占卜所用,卜问现在或将来,所涵盖的时间词十分丰富。其中表示将来时间的名词主要有“翌”和“来”。对于二者的差异,前贤多有考论,如董作宾(193...
关键词:“来” 时间差异 甲骨卜辞 殷墟甲骨文 商代文字 将来时间 时间概念 时间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