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

作品数:7407被引量:567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康树华姚建龙皮艺军邹泓张宝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场域-惯习理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被引量:2
《青年探索》2019年第3期83-91,共9页常进锋 陈国栋 
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理论阐释(1979-2018)"(2018A02)的研究成果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围绕场域、惯习、资本三者的互构关系形成理论建构,青少年犯罪也是青少年所处场域、惯习型塑、资本积累三者共变中行动者偏差策略选择的结果,因此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与青少年犯罪存有深刻的逻辑契合。基于布迪厄场...
关键词:布迪厄 场域 惯习 青少年犯罪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2013年的统计数据被引量:16
《青年探索》2015年第6期89-94,共6页徐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法适用公众参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3BFX057)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刑民界限新论--基于刑法不得已原则的视角"(项目批准号:CYB14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实现者,而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行为已然危及到中国梦的行进,惩治与预防刻不容缓。1997~2013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近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 未成年 犯罪 统计 预防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基于湖北省少管所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青年探索》2015年第2期80-85,共6页于铁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与城市关系的研究"(08CSH004)
根据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差异程度,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病态型社会""道德型社会""控制型社会"与"理想型社会"四种类型,其中"控制型社会"表现为转型期社会化机制的弱化与社会控制的形式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弱社会化强社会控制"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化 社会控制 实证研究 
我国青少年工读教育制度的滥觞与嬗变被引量:3
《青年探索》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周颖 
2014年度上海政法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4XQN32)经费支持
现代工读教育制度的背后是绵延不绝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力量,古代的恤幼思想、近代的工读主义、少年感化教育思想无不影响着这一制度。辉煌与没落,工读教育近六十年的道路从未真正平坦。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后,我国青少年相...
关键词:工读教育 工读主义 特殊教育 青少年犯罪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综合预防机制之构建被引量:6
《青年探索》2014年第6期84-89,共6页方木金 
广义而言,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介于14-25周岁的个人实施的反社会行为。与成年人犯罪相比,青少年犯罪在主观心态、年龄结构、地域结构等主体方面,以及犯罪形态的客观方面都有自身的特殊性。青少年犯罪多发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因此...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区矫正 犯罪预防 
警司警诫制度与香港青少年犯罪的非刑事化处理被引量:3
《青年探索》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华智亚 
上海政法学院央财项目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科研基地2012年度专项课题(编号2012CY0001);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ZZszf12003)
如何处置青少年犯罪者是应对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香港地区开始建立并实施警司警诫制度,对一部分青少年犯罪者进行非刑事化的处置。警司警诫制度能够有效地阻止犯罪青少年再次犯罪,使他们回归正途,可以让...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警司警诫 非刑事化 香港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状况的调查被引量:5
《青年探索》2012年第6期65-70,共6页陈明香 金小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项目"城市外来未成年人犯罪与城市社会的关系研究"(编号:08CSH004)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无论是从学理上来看,还是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入研究这一现象都颇具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同时对其流动前后的家庭...
关键词:城市流动青少年 流动 犯罪 影响因素 
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台湾地区为例
《青年探索》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钟华 
现代人的犯罪可能性将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趋于上升甚至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学界就上述“年龄一犯罪曲线的形状是否随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犯罪类型而变动”始终存在激烈争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变动性’观点,即年龄与犯罪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发展 犯罪趋势 年龄-犯罪曲线 现代化 传统主义 
闲散青少年犯罪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L区为例被引量:2
《青年探索》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屈琦 
闲散青少年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边缘青年群体。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小城市,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尤为突出。闲散青少年群体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教育、经济、文化原因。预防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特别应注意提高闲散青少年的就业技能,促进其...
关键词:闲散青少年 社会化 犯罪 
教育合力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基于美国FCIK组织的研究被引量:1
《青年探索》2011年第5期83-87,共5页孙宏愿 孙怀君 
面对犯罪主体日益低龄化的趋势,美国司法界人士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FCIK组织。该组织提倡家庭、学校、社会通过教育的力量,共同建立一个贯穿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的犯罪防御机制,以减少青少年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机制 FCIK组织 美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