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诗人

作品数:55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多洛肯徐希平胡蓉刘嘉伟查洪德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台声》《杜甫研究学刊》《沧州师范学院学报》《神州》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阿库乌雾的诗体书写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的重构
《阿来研究》2022年第2期204-210,共7页唐桂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双语文学研究”(19BZW174);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对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接受”(2020SQN26)研究成果
19世纪肇始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学思潮。自20世纪上半叶起,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对中国诗歌的影响经历了接触、融合、转化的系列过程,成为中国诗歌从古典转向现代的重要世界文化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当代多...
关键词:阿库乌雾 中国现代诗歌 象征主义诗学 文学思潮 少数民族诗人 诗歌创作 繁荣期 诗体 
多民族融合与唐诗繁荣的多元格局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115-120,共6页马路路 潘百齐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北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XMZ001);国家民委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项目“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201801)的阶段性成果。
多民族融合丰富了唐代文化的内容,拓展了唐诗的表现领域。唐诗中有关民族关系的诗歌是在唐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文化硕果。唐代帝王诗彰显出的包容开放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力,是中华文化并蓄兼容的民族特性。边...
关键词:民族融合 唐诗 帝王诗 边塞诗 少数民族诗人 
李商隐的民族观与元代清代少数民族诗人的义山接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5-12,共8页米彦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6ZDA176)
唐王朝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关心国政的唐代诗人大都写有民族问题、疆域问题或社会民俗变化的诗作。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王朝王权削弱、胡汉对立的动荡局势中,持攘夷尊王的民族观。元诗清诗创作受唐诗影响极大,李商隐作为有着独特诗...
关键词:李商隐 民族观 华夷之辨 蒙古族 诗歌接受 
新世纪西部诗歌的“桃花源”情怀——新诗与中国精神系统建设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5-111,共7页王四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华兹华斯诗歌的地理书写研究"(17BWW06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与新诗建设"(2016FG006)
桃花源情怀是新世纪西部诗歌的一种普遍想象和情怀。西部少数民族诗人用汉语创作的诗歌其桃花源情怀具体表现为对山清水秀故乡的赞美、温馨和美家园的书写、"天人合一"生活境界的仰慕三个方面。不少西部羁旅诗人在面临工业化灾难的时刻...
关键词:西部诗歌 桃花源 少数民族诗人 羁旅诗人 中国精神 
明清少数民族诗人唐诗接受研究——以彝族、白族、纳西族为例被引量:5
《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57-74,共18页多洛肯 王谦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汉文化交融中的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项目编号:14BZW156)成果之一
明清少数民族诗人——特别是以彝族、白族、纳西族为中心的诗人"宗唐"倾向较为凸显,其诗作中对唐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唐诗的语句、意象、意境、结构、表现手法等的借用、化用,以及对唐诗体式的效拟和对唐人唐事的吟咏等方面。除此之外...
关键词:明清 彝族 白族 纳西族 唐诗接受 
华夷一体与元代纪行诗的繁荣被引量:4
《求是学刊》2015年第6期116-123,共8页刘嘉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项目编号:11&ZD1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
华夷一体是元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特色。元代文坛,蒙古、色目文士大量涌现,他们有着四海为家的民族性格,所作纪行诗,多为亲自游历,有感而发。纪行诗在西北、东南的地域表现上,都有所开拓,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且诗风多质朴自然、清丽喜人。...
关键词:华夷一体 少数民族诗人 元代诗歌 纪行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