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词

作品数:1643被引量:144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爱武赵爱武薛宁地晓春王沙沙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语文拟声词的语用功能与教学策略
《汉字文化》2023年第10期124-126,共3页包涵 钱华 
拟声词是一种模拟声音形成的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词汇。在表意功能上,能自然再现事物的声音表象;在修辞功能上,能深层揭示审美内涵;在语法功能上,兼有多重身份担当。在拟声词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视听、表演、问题、生活情境...
关键词:拟声词 语用 教学策略 
粤语民谣中“笑”的拟声词的修辞色彩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2年第23期25-27,共3页夏逸慧 
2022年度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汉粤日拟声词拟态词音形义特征与语用功能对比研究”(编号:2022-GJ066)的相关成果
本研究通过语言、修辞、民俗文化等多视角,考察粤语民谣中“笑”的拟声词的语音、形态、声调等语言特征,解释其声韵重叠、平仄相调的语音条件实现拟声、摹状的修辞机制。通过汉、粤语对比,深化粤语民谣的岭南语言特征及其民俗属性,从而...
关键词:粤语 民谣 笑声 拟声词 修辞 
现代汉语拟声词语音交替与意义联系
《汉字文化》2022年第18期4-6,共3页古丽格娜·艾山 夏迪娅·伊布拉音 黄成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形态句法类型学研究”(编号:18ZDA298)的相关成果
语言的音和义结合没有一定关系,音和义结合是任意的。但是拟声词的音和义结合关系和其他词类对比,其音义结合的关系更紧密一些。拟声词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声音和现象的再现,还是按照语言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和语音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和...
关键词:现代汉语 拟声词 语音交替 音义联系 
“叭叭”的语义变迁
《汉字文化》2022年第9期24-26,共3页徐甜 
“叭”的重叠式“叭叭”最开始为象声词,到现在日常生活中用作动词。其演变路径为象声词>表嘈杂连续的象声词>表嘈杂连续的说话声>表嘈杂连续地说话。通过分析其演变机制,文章发现义符为“口”的象声词与动词关系紧密,大多数以“口”为...
关键词:象声词 动词 叭叭 重叠式 
作为轻声词与儿化词的“X儿”浅析
《汉字文化》2021年第18期26-27,37,共3页谢书民 
在普通话"X儿"形式的词里,"X儿"应为轻声词还是儿化词,常常取决于不同的语法、语义、语用条件。二者所属词性的差别,以及"X儿"前能否出现单音节修饰成分而构成双音节韵律词,是区分它们的语法条件;"儿"是否改变"X"的概念意义,以及它们能...
关键词:儿化 轻声 语境 语法 语义 语用 
浅析汉维拟声词的异同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11期13-14,共2页刘馨桐 张静 
拟声词是一种以模仿自然界的各类声音而被创造出来的词汇,世界上现有的语言都含有拟声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汉维语拟声词进行分类探讨,对其分类依据、结构形式、形象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
关键词:汉语 维吾尔语 拟声词 
汉维拟声词对比分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4期10-11,共2页孜力胡马尔·司马义江 李春燕 
任何语言都有其具有着独特的拟声表达方式。拟声表达既可以单纯地模拟人或物的声音,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修辞色彩,拟声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起到绘声绘色的作用,给人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感觉。
关键词:拟声词 差异 对比分析 
拟声词词类归属的思考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9年第5期61-62,共2页张洁 
文章首先分析了在拟声词归类问题上的三种观点(即把它归为实词、虚词和特殊词类)及成因,再从语法功能、形态、意义三个方面对拟声词进行分析。最后认为应把拟声词归为实词一类。
关键词:拟声词 归属 语法功能 形态 意义 
现代汉语双音重叠拟声词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8年第4期38-41,共4页徐梦真 
拟声词通过变化丰富的内部重叠类型(音节的重叠、语素的重叠)和外部重叠类型(即词的重叠),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了细致生动的反映。本文以双音重叠拟声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有在音节结构上存在重叠的拟声词进行统计,...
关键词:拟声词 现代汉语 重叠 双音节 AA式 
元曲象声词的词义特点说略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3年第2期31-33,共3页李荣刚 江菡子 
元曲作为元代的一种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和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成为一代之文学。近年来,对元曲的语言研究正逐步深入。由于元曲善于向民间吸取营养成分,口语色彩浓厚,因此,元曲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成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较...
关键词:象声词 元曲 词义特点 营养成分 口语色彩 艺术形式 语言研究 民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