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

作品数:1611被引量:3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柳春蕊汪涌豪刘筱华翁怡李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中国中古早期文学研究的取向与局限——评吴妙慧《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郭晨光 
《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是美国新加坡籍学者吴妙慧对早期中古文学研究的又一论著。吴氏通过解析永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听觉和视觉经验,指出士人的声色追求反映了佛教思想、儒家价值观和新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共同作用的复杂影响...
关键词:文本细读 文化研究 跨界视野 
应天声色:自然风物中的城市记忆
《新读写》2024年第11期1-1,共1页赵则为 
提到南京,大家必然会想到中山陵的庄严肃穆,秦淮河畔的灯影婆娑,民国建筑的青砖白瓦……当我们穿越历史,穿梭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唤起沉睡在民族文化中的记忆时,不禁思考,是什么串联起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兴衰与变迁?
关键词:六朝古都 城市记忆 民国建筑 中山陵 庄严肃穆 秦淮河 南京城 自然风物 
《声色画报》与中西文化交流
《编辑学刊》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刘琳 
《声色画报》是193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中英文双语综合性杂志,旨在促进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该杂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其蕴含的中西文化交流观和出版理念在今天仍有启发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邵洵美 项美丽 《声色画报》 中西文化交流 
苏州:声色双绝的诗意之城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年第39期58-59,共2页吴思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百年来,苏州以其人文荟萃、吴风悠扬而为人所称道。让我们一起跳望古今,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脉动。风雅苏州,当古诗词照进现实一座姑苏城,成就了半部江南诗。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基...
关键词:粉墙黛瓦 苏州城 古诗词 下有苏杭 人文荟萃 
菊意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2期32-33,共2页车知儒 杨子悦(指导) 
岁月悠悠,菊,绚烂着,在东篱深处。立于僻静幽境,居于山林之间,菊高洁不争,遗世独立;身处车马喧嚣,生在声色之中,菊仍傲立,气节难折。纵观这世间,有多少人是菊,或孤高不争守气节,或永葆初心为国为民?又有多少人不如菊,或利欲熏心,或声色...
关键词:为国为民 气节 东篱 孤高 声色 遗世独立 不争 
零度叙事,不动声色的残忍——基于三一律的《石壕吏》解读
《读写月报》2024年第21期25-27,共3页李庆华 
2022年度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重点课题“建构课型破局评价——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及监测研究”(编号:JC202202106)的阶段性成果。
“言志缘情”是中国传统叙事诗“缘事而发”的伟大传统,但叙事诗绝不是严格的“诗史”,而是诗歌叙事范本。从叙述学理论看,《石壕吏》并不是“微言大义”或“秉笔直书”,而是以叙事技巧的剪裁与虚构,呈现出一种“不动声色的残忍”,构成...
关键词:缘事而发 零度叙事 《石壕吏》 三一律 叙述学 诗歌叙事 叙事诗 言志缘情 
依“象”寻“意”
《七彩语文》2024年第27期52-55,共4页查达权 
一般而言,以抒情言志为主的古代诗歌基本都有“意象”和“意义”两个紧密相关的维度。诗人通过各种感官观照万物,捕捉它们的声色状貌,用手中之笔将其描绘出来,使物象“著我之色彩”,进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所谓的“立象以...
关键词:古代诗歌 抒情言志 深层意蕴 情感内涵 立象以尽意 声色 意象 由表及里 
德彪西《意象集Ⅱ——透过树叶间的钟声》的音乐风格及演奏分析
《音乐天地》2024年第7期49-54,共6页松永沙绘 
德彪西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音乐家,开创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德彪西的作品在西方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追求丰富的和声色彩与脱离调性、追求感官上的音响效果,并且打破了钢琴音乐中传统的和声进行.这种新颖的创作手法引领了后...
关键词:德彪西 印象主义 意象集 和声色彩 音乐风格 和声进行 音乐领域 西方音乐 
国漫美学之声色:从《雄狮少年》看中华文化精神的在地表达
《百家评论》2024年第3期125-130,共6页石航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编号:23ZD02)的阶段性成果”。
电影《雄狮少年》重点借由音乐与色彩的视听符码,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极具传统艺术审美价值,又富有现代内涵深意的优美地域画卷。鼓声韵动直接服务于人物形象塑造,舞狮地域文化的表达也更加形象深刻。影片以浪漫主义水墨画风,映照出现实与...
关键词:国漫美学 雄狮少年 中华文化 在地表达 
何以声色?——读吴妙慧《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
《读书》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郭晨光 
美国学界对中国历史或文学的分期,一般将魏晋至唐末称为“中古”(Medieval China),魏晋至隋代称为“早期中古”(Early Medieval China)。作为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热点,代表西方学界中国文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特意...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剑桥中国文学史》 永明 中古文学 文学与文化 声色 美国学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