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心理学

作品数:135被引量:51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建平易芳訾非朱琼易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态触摸理论的科学化进程及其认识论意义探析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5年第4期40-47,共8页王义 张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任创新与当代工匠精神重塑研究”(项目编号:21CZX022)。
动态触摸理论(dynamic touch,又称为effortful touch)是吉布森生态心理学认知革命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突破。通过引入力学观测和分析方法,它揭示出在动物(人)通过肢体(手)对环境(物体)主动操控的各种活动中,环境和动物本身不变的力学、...
关键词:动态触摸 生态心理学 力学 惯性张量 旋转 
永续花园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探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绿芽心苑”心理花园工作案例
《现代园艺》2024年第17期191-193,共3页王瑾雯 袁佳佳 伍学龙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校园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研究”(2022J1416)。
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结合自身优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设了“绿芽心苑”心理花园。从永续花园本身的价值和育人功能出发,特色开展了园艺劳动、艺术创作、关系根植3个工作模块,将园艺疗法、艺术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心理学 园艺劳动 艺术疗法 动物疗愈 
生态心理学在办公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上海包装》2023年第2期168-170,共3页胡蝶 李佳宝 
2020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示范课程《装饰基础》”(2020SJJXSFK2258);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徽州木雕图像叙事研究及设计转化研究”(21YJAZH018);2022年淮南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产品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2022hsjyxm08)。
办公家具因其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性和环保性。文章从该设计需求出发,创新性地将生态心理学引入设计学领域中,从理论上阐述其应用的设计意义,再结合部分设计案例分析得出该理...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办公家具 设计 应用 
关系属性:动允性概念的方法论蕴含
《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苏佳佳 任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积极教育”(BBA170067);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开放研究基金(JYKF21023)。
动允性是指环境提供给有机体的行动可能性。1977年,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首次提出了“动允性”概念。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含义。首先,动允性超越了传统二元论思维的束缚。它既不是环境方面的物理属性,也不是动物方面的主观属性,而是...
关键词:动允性 生态心理学 关系属性 
环境与欺凌:生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路径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年第6期69-77,共9页刘思硕 李勇 
202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立项课题“北欧三国反校园欺凌的历程及启示”(2021B26);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的创新路径研究”(2021YB088)的阶段性成果。
受实用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生态心理学强调的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为研究青少年欺凌行为打开新的视角。环境信息的影响、团体的压力、群体氛围下的从众心理、社会规范和学校环境等微...
关键词:欺凌 生态心理学 学校环境 社会规范 
关系属性:动允性概念的方法论蕴含被引量:2
《心理学探新》2021年第3期214-218,共5页苏佳佳 任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积极教育”(BBA170067);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开放研究基金(JYKF21023)。
动允性是指环境提供给有机体的行动可能性。1977年,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首次提出了“动允性”概念。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含义。首先,动允性超越了传统二元论思维的束缚。它既不是环境方面的物理属性,也不是动物方面的主观属性,而是...
关键词:动允性 生态心理学 关系属性 
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及意义分析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20年第17期245-247,共3页李旸 
随着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深入改革创新,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心理学对社会及自然生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现实作用。并针对当前社会自然发展的现状有意识地将生态学与心理学的有效融合,延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促进社...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理论取向 意义 
基于生态心理学的旅游后心理复位研究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05-109,共5页张娟飞 
旅游后心理是常被忽略的一种心理现象,为了旅游者的利益,文章研究了旅游后心理复位问题。本文在构建旅游后心理复位的具体措施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以生态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后心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长度,也赋予...
关键词:旅游后心理 生态心理学 心理复位 
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以生态学为视角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78-80,共3页赵源 束晨晔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8D30)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它与心理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人和人的心理,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着眼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问题进行探索。文章以生态学为视角,分析了两种关于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即观察法和田野研究...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法 
“共生”的新时代命题
《今日重庆》2017年第12期34-41,共8页刘自良 杨光毅 本刊编辑部 
"生态心理学"提出,人的思想通过"亲生物性"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处于"生态的无意识"中,人类本身就是大地母亲的一部分。回归自然,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延续美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再次标记了这条路——...
关键词:“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 命题 建设生态文明 回归自然 和谐共生 永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