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慧

作品数:1472被引量:3088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云才赵宏宇王杰包庆德卢风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元阳哈尼高原稻作文化内涵与价值
《吉林蔬菜》2025年第1期188-190,共3页张丁仁 沈云都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全球产业链排斥加剧背景下的国家发展权正义研究”阶段性成果(23XJA720003);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水稻育种技术变迁与农业内卷化的消解”(2024Y287)成果。
本文探讨了元阳哈尼梯田区的稻作文化,阐述了哈尼族如何在哀牢山脉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通过精细的梯田修造技术、适应不同海拔的稻种选育及生态友好的灌溉与施肥方法,构建了一个与自然环境高度契合的农业系统。哈尼族的稻作文化不仅包括...
关键词:高原稻作文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哈尼族文化 生态智慧 
北京中轴线连通城市水系、织补绿色空间 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
《新华月报》2025年第6期63-66,共4页潘俊强 施芳 
全长7.8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缎带,铺展在首都北京的核心区域。它是文化的轴线,也是生态的轴线。从空间布局到建筑营造,再到轴线上的绿化植被,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今,古老的北京中轴...
关键词:生态智慧 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 绿色空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共7页刘海霞 李家玉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西北地区乡村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研究”(22BKS148);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专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21CX6ZA06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从“川竭国亡”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观,从“取之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创新发展 
云南基诺族生态散文中的生态智慧研究——以张杨的散文集《阿布基诺》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2期1-6,共6页曹芮 
作为基诺族作家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张杨以一名基诺族女性知识分子的本土化视角描述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族山区的风土人情,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书写中不仅蕴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
关键词:生态散文 基诺族 生态意识 生态智慧 《阿布基诺》 民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文物活化利用的策略研究——以馆藏傣族分水器为例
《收藏》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依叫 
引言傣族分水器作为傣族传统水利工程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现了傣族先民在山区梯田灌溉中的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在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研究傣族分水器的活化利用,能够为现代水资源管...
关键词:分水器 活化利用 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文化复兴 社会文化价值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智慧 文化传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探赜
《品位·经典》2024年第20期28-31,共4页冯奕源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常被称作“天人合一”,这里的“天”具有多重含义,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指代“自然界”。儒家、道家和佛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其生态理念尤...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智慧 
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宁琳琳 包庆德 
内蒙古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与内蒙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2018ZGH005)。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将民为邦本为政治主张、敬民爱民治国观念和施政之道构成政治文化智慧,转化为惠民利民...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绿色发展 系统思维 民本思想 生态智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德宏傣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价值实现
《中华手工》2024年第17期83-85,共3页毕丞姬 金岩团林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德宏傣族生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J1473)成果。
德宏傣族传统村落的选址与建筑布局体现了深厚的生态智慧,反映了傣族先民顺应、尊重及敬畏自然的观念。这种生态理念不仅融入村寨命名和文化艺术活动中,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和文化多样性资源形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造...
关键词:传统村落 生态智慧 文化多样性资源 
黔西北农谚中的文化内涵
《国学(汉斯)》2024年第4期729-734,共6页杨国兰 杨武学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谚大国。农谚是劳动人民通过日常的仔细观察和自身的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自然环境所孕育的结果。文章基于文献和田野调查地对黔西北农谚进行收集整理,探讨黔...
关键词:农谚 文化内涵 生态智慧 
当文化传承小使者,做自然环境守护人——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实践与探索
《环境教育》2024年第8期18-19,共2页赵瑞霞 
和平里第四小学在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让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学生心间,将绿色生活方式转化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 立德树人 文化传承 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理念 学生感悟 生态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