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旧水陆和大足石刻被引量:5
《中国美术研究》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戴晓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佛教水陆斋和道教黄箓斋仪式和图像研究”(2018vjx054)阶段性成果。
水陆法会起源于梁武帝,中经周隋淹没不闻,至唐代重新兴起,宋代中兴,元明清盛行。本文以大足石刻材料为中心,辅之以敦煌材料,仔细辨别了"新旧"两种水陆的形态。水陆法会有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佛教的沉浮有兴衰的变...
关键词:水陆法会 旧水陆 新水陆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家具造型艺术活化路径探析——基于文化遗产视角
《艺术教育》2020年第3期195-198,共4页余思颖 王天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新发现的明清川东地区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ZJ025.
大足石刻中的家具艺术是大足石窟艺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它的活化亦是大足石窟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维度之一。文章结合石刻家具造型艺术的教化、宣传与审美功能,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基因、艺术元素,为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丰富当代文化...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家具艺术 文化遗产 活化 
大足石刻中的因果思想探析被引量:1
《宗教研究》2016年第2期158-176,共19页邬宗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川中佛教石刻文物文献研究》(16XZJ008);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足石刻文字研究》(2015YBYY078)阶段性成果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内摩崖石刻造像的总称,起于初唐,后经晚唐、五代、北宋时期,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延续至明、清两朝。县境内造像区概有75处,造像5万余尊,以佛教题材为主,并镌刻有儒道造像以及10万余字的铭文。学者们一致认为大足...
关键词:大足石刻 因果思想 十善业 十二因缘 四禅八定 修行者 因果报应论 无色界 华严宗 报应观念 佛教界 地狱变相 
修身养性如牧牛——大足石刻《牧牛图》体育养身“调心”解读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谭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巴蜀石刻造像之体育文化活态传承研究"(项目号:11BTY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足石刻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过程中的杰出代表。许多造像"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哲学观、文化观以及养身观。大足石刻《牧牛图》用"连环画"式的图像故事,不仅演绎了佛教的禅悟过程,而且阐释了体育健身之"调心""收心""放心""放松"的过...
关键词:牧牛图 修身养性 传统体育 
从大足石刻造像“牧牛图”看体育活动中的牛文化
《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陈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TY050);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Y2011HH34)
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文化对于我国的体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活动中包含了众多牛的元素.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中的牧牛图龛造像进行研究发现:牧牛道场的造像中刻画了牧人从训牛到...
关键词:牛文化 大足石刻 体育 传统文化 牧牛图 
大足石刻造像中的艺术人类学解读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1期67-73,共7页谭宏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TY050):<巴蜀石刻造像之体育文化活态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
对于大足石刻造像的研究,人们已从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以艺术学的研究最为丰富。大足石刻造像是巴渝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对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艺...
关键词:大足石刻 造像 宗教文化 民间文化 
大足石刻孔子及十哲龛初探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杨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足石刻宋代艺术研究>(08BF53)
大足石刻孔子及十哲龛刻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在全国石窟中仅此一龛。大足的十哲造像是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十哲造像,其历史与艺术价值至为珍贵。大足的孔子及十哲龛是与佛教、道教造像并列开凿的,具有宗教的意义。宋人信仰儒教是为...
关键词:孔子 十哲 造像 智慧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