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

作品数:4552被引量:14932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蒋学华何仲贵乔海灵代宗顺刘昌孝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提高二氢杨梅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3年第10期1160-1164,1178,共6页田茂仙 李娟 施春阳 方建国 王文清 汪秋兰 尹明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0301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CFB481)。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多种显著的药理活性,但低生物利用度制约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各种制剂技术为改善二氢杨梅素溶解度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新途径,为其成药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该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各种制...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 制剂新技术 新剂型 生物利用度 
白藜芦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钟正 孙旭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974136)。
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植物抗毒素,在调节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过程中起到有益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逐渐增多。白藜芦醇能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血管和神经损害。在视网膜色素细胞中,...
关键词:白藜芦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用机制 氧化应激 炎症 生物利用度 
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年第20期2107-2112,共6页师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874326);湖北省卫健委中医药科研项目(重点项目)(ZY2019Z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编号:2017YFC0909900)
黄酮类化合物为广泛存在于食物和药物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与其肠道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肠道吸收,并经Ⅱ相药物代谢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硫酸转移酶(SUL...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肠道 药物代谢酶 外排转运体 偶联作用 
食物对吡非尼酮胶囊人体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药师》2018年第10期1731-1734,共4页李忠芳 吴健鸿 陈汇 罗楹 曾繁典 师少军 
目的:比较健康受试者空腹、餐后单剂量口服吡非尼酮胶囊的药动学。方法:健康受试者12名(男女各半),随机交叉空腹、餐后单剂量口服吡非尼酮胶囊400 mg,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DAS v2. 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空腹和餐后单剂量口服吡...
关键词:吡非尼酮 食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提高黄芩苷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8年第4期82-86,共5页黄婷 向东 刘东 张程亮 
黄芩药用历史悠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具备解热、抗炎、抗微生物、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苷,但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在胃肠道中吸收不好、生物利用度低,因此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黄芩苷 生物利用度 药物制剂 药物配伍 药代动力学 
多肽蛋白质药物口服纳米载药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7
《医药导报》2018年第6期697-702,共6页饶荣 杨祥良 刘卫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32500)
尽管面临众多挑战,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依然是药剂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多肽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有三个关键点:保护药物免遭胃肠道内酶降解、穿越肠黏膜屏障以及促进药物吸收进入系统循环。目前多肽蛋白质药物口服制剂...
关键词:多肽蛋白质 纳米载药系统 生物利用度 口服 
难溶性植物蛋白与功能油脂的自组装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消化吸收被引量:1
《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陈伟鸿 肖俊勇 马方励 万江陵 盛小莉 
新会区科技计划项目(2015001006)
本研究以大米蛋白和核桃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组装工艺制备出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来表征复合物的形成;采用奶粉分散性测定实验评价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与原料冲调性的差异;采用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实验及核桃油药...
关键词:难溶性植物蛋白 大米蛋白 核桃油 自组装 生物利用度 
二氢杨梅素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中草药》2016年第4期689-694,共6页向东 熊微 王文清 施春阳 侯小龙 方建国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3013);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基金(CXY13Q059)
二氢杨梅素是植物显齿蛇葡萄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和制剂工艺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二氢杨梅素药理作用确切,但其自身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改善其理化性质已逐渐成为...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 制剂新技术 新剂型 溶解性 生物利用度 
罗氟司特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
《医药导报》2016年第1期4-7,共4页周莹 何晓梦 李虎群 倪扬 许明珍 黎维勇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1ZX09302-002-01)
目的观察罗氟司特片在健康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健康雄性比格犬6只,随机、交叉、单剂量灌服罗氟司特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0μ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罗...
关键词:罗氟司特 色谱-串联质谱 高效液相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相对 
比较空腹及餐后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型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被引量:4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第16期1474-1478,共5页于丽秀 周莹 黎维勇 吴建才 
目的:评价空腹和餐后两种状态下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型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22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1人,分别空腹或餐后口服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型胶囊或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各20 mg,7 d清洗后交叉给药。采用高...
关键词:雷贝拉唑 肠溶微丸型胶囊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