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时间

作品数:186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钱伯海胡绪明王莉霞任洲鸿吴宣恭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下何以永恒:以莱因哈特的多重艺术时间为例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4年第8期119-134,共16页董丽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的当代性理论研究”(批准号:22BA022)成果。
20世纪30至60年代是欧美主流艺术范式从现代向当代的转型期,其中莱因哈特的整体创作,包括架上绘画、实用美术、艺术史教学及写作,具有承前启后的影响力,这显著体现于他针对时间展开的多重艺术探索。莱因哈特在代表作“时间之方”中实践...
关键词:莱因哈特 剩余劳动时间 实用美术 架上绘画 艺术探索 时间轴 艺术范式 思考维度 
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的研究价值——评《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研究》被引量:1
《经济问题》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盛雨潇 
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时间是其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时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得出劳动价值论,进而形成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由崔向阳教授所著的《马克思时间经济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经济理论研究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西方主流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研究被引量: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刘伟兵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3CKS053)的阶段性成果。
泛娱乐化现象是在资本增殖逻辑推动下,以技术手段将个体的剩余劳动时间以娱乐的方式纳入资本总体生产之中所形成的与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相对抗的现代文化景观。泛娱乐化现象在价值观念生成、传播、认同的全链条各环节之中,深刻影响着大学...
关键词:资本 泛娱乐化 意识形态 算法技术 剩余劳动时间 
数字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多层构境及其批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185-186,共2页马乔恩 
一、注意力经济多层构境的透视第一,注意力经济的产消之境。注意力经济模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促进了二者的融合。“产消合一”作为一种隐蔽化、极端化的剥削方式,能够将互联网产消者的在线活动转变为剩余劳动,将产消者的在线时间...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 剩余劳动时间 在线时间 资本增殖 互联网 数字时代 活跃性 产消者 
科技进步与自由时间的获得性悖论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刘伟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KS199)。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压缩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可是,节省下来的剩余劳动时间并没有转化成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出现了自由时间获得性悖论的现象。究其根源,是由于资本具有生产...
关键词:科技进步 现代社会 资本 自由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美学属性、奢侈品与自由时间:马克思美学/经济学二重性重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6期220-220,共1页刘方喜 
生存资料(必需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直接的劳动时间创造,具有美学属性的艺术等享受资料(奢侈品)则由剩余劳动时间转化的自由时间创造:在资本框架下,交换价值(货币)支配作为使用价值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而艺术美学...
关键词:美学属性 享受资料 剩余劳动时间 生存资料 奢侈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 经济学 
产消合一劳动下自由时间的消失与复归路径被引量:1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2-48,共7页刘琅琅 汪毅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18C07);陕西理工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SLGYCX2213)。
自由时间概念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在其《博士论文》中被提出。随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对自由时间概念辨析贯穿了马克思毕生的思想轨迹,并最后在《资本论》中进行了系统阐述。自由时间产生于剩余劳动所消耗...
关键词:产消合一 自由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人类解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思想突破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陈铮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思想突破充分体现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术语的革命”中。将古典经济学的“必要劳动时间”推进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的原创性贡献在于,实现了劳动时间之社会性解读思路与历史性解读思路的辩证统一。马...
关键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形式 权力统治 剩余劳动时间 内在矛盾 
马克思地租理论视角下的数字租金研究——以平台资本为例被引量:14
《经济纵横》2021年第11期36-43,共8页任洲鸿 宋文静 
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资助项目“中国新技术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编号:Y2018005)的成果。
正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获取地租,资本主义平台资本则通过对数据和数字劳动的占有与控制获取数字租金。劳动时间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尽可能多地将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转化为数字剩余劳动时间是平台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平台资本 自由时间 数字剩余劳动时间 数字租金 
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被引量:1
《农村农业农民》2020年第2期50-50,共1页许冰 赵磊 唐悦 
近年来,除完全放弃农村生活常年在非农市场就业的农村劳动人口外,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群体悄然产生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种植业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指的是由于种植业的特殊性质(种植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农事阶段中对劳动...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剩余 劳动力转移 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力需求 农村种植业 农村劳动人口 季节性剩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