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礼

作品数:136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玉贵李凯况晨光邓建鹏林友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兕觥”问题新探
《形象史学》2024年第2期3-10,共8页王祁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周农业及其生产组织形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1CZS009)阶段性成果
“兕觥”是《诗经》所记名物之一,见于《卷耳》《七月》《桑扈》《丝衣》诸诗,毛传训为“角爵也”,郑玄也将其归为“爵”类,谓“罚爵也”。郑玄认为“觥”为罚爵,可与他对《周礼》的注对读。《周礼·春官·小胥》:“小胥掌学士之征令,...
关键词:《七月》 郑玄注 《周礼》 周礼 《诗经》 兕觥 失礼 《卷耳》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冒犯与失礼问题——以一系列女性运动员采访为例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范妍妍 
2021年8月1日,奥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以20.58米的成绩,打破女子铅球的世界纪录,成为了东京奥运会的女子铅球冠军。然而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刚走下赛场,却遭遇了一次尴尬的采访。由于巩立姣壮硕的身材和男性化的长相与现代大众以为“美”的...
关键词:新闻采访 职业道德 冒犯与失礼 媒体伦理道德 
《尚书·甘誓》与“失礼则入刑”——以早期文明中的社会治理为视角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23年第4期3-12,共10页李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
关于《尚书·甘誓》的研究虽汗牛充栋,然其背景仍比较模糊,有澄清的必要。有扈氏应不是甲骨文中的东方异族,而是夏之同姓;伐有扈的时间应发生在夏启之世,而非夏禹和夏后相之世。夏禹时曾出现的五星聚,给今人思考《甘誓》的背景带来一定...
关键词:早期文明 社会治理 《尚书·甘誓》 失礼则入刑 夏史观 
《尚书·甘誓》与“失礼则入刑”——以早期文明中的社会治理为视角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3年第3期5-14,26,共11页李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
关于《尚书·甘誓》的研究虽汗牛充栋,然其背景仍比较模糊,有澄清的必要。有扈氏应不是甲骨文中的东方异族,而是夏之同姓;伐有扈的时间应发生在夏启之世,而非夏禹和夏后相之世。夏禹时曾出现的五星聚,给今人思考《甘誓》的背景带来一定...
关键词:早期文明 社会治理 《尚书·甘誓》 失礼则入刑 夏史观 
最大的失礼
《秋光(长寿生活)》2022年第12期53-53,共1页许小香 
以前在香港上大学的时候,学院请了一位多年前的“港姐”来教我们餐桌礼仪。这位女士边用餐,边在饭桌上给我们讲了许多,包括如何喝咖啡,如何切牛肉,如何用餐巾,如何叫服务员。这顿饭让我吃得很是脸红,没想到吃一顿饭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前...
关键词:餐桌礼仪 餐巾 服务员 
轻视就是最大的失礼
《生活潮》2022年第8期72-72,共1页蓝色大海 
有人说,吃饭方式往往会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他的教养。你能接受其他人吃饭时吧唧嘴吗?如果一个人能做到“食不言,寝不语”,你会认定他一定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跟风贴轻视就是最大的失礼@爱吃大闸蟹的斑马以前在中国香港上大学的时候,学院...
关键词:餐桌礼仪 中国香港 大闸蟹 轻视 
暑假在舌尖上
《作文(2-4年级适用)》2022年第7期38-39,共2页刘广玉 李国学(指导) 
一放假,我就被亲爱的母亲大人安排在了奶奶家。一进家门,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我循着味道冲进厨房,出来时,手中端着一大碗红西瓜瓤。我把碗放在桌子上,笑嘻嘻地对它说:“兄弟,失礼了!”紧接着,我就开始埋头苦“干”。等我再次抬起头时,...
关键词:空空如也 失礼 瓜瓤 
辜鸿铭:给西方人妙讲儒家学说
《做人与处世》2021年第14期62-62,共1页孙红旗 
翻译学家辜鸿铭致力于“四书”的翻译,在欧美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1916年春天,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期间,他在家中宴请几位欧美友人。辜鸿铭在正屋安放一个小八仙桌,入席时大家都很尊重他,所以极力推他坐...
关键词:翻译学家 辜鸿铭 儒家学说 失礼 西方人 欧美 
失礼
《意林(原创版)》2021年第6期30-30,共1页刘心武 
在美国加州硅谷,到久别的老友家造访,见他家门廊上所挂的花盆中卧着一只大鸟,本以为花是真的,鸟是造趣的模型,谁知我凑近观赏时,那鸟居然偏过头来,将黑亮如玉的眼睛盯定了我,似乎颇为不快。我忙退两步,问主人:"这鸟是你养的宠物吗?"主...
关键词:美国加州 一心一意 主人 
儒道交汇:原壤失礼嬗变考论
《泰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韦正春 
元壤这个人物首见载于《论语·宪问》,《礼记·檀弓下》也有对其事迹的描述。历来对原壤评价贬多于褒,后人对经典的误读和受儒家礼教的影响,将原壤塑造成一个"经典"的反面教材。从《论语·宪问》中原壤坐等孔子失礼行为,到《礼记·檀弓...
关键词:原壤 孔子 庄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