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结构

作品数:54被引量:19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介寿郑日升李显贵曹家敏周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科技导报》《青年记者》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畅所欲言,共同成长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案例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年第26期79-79,共1页李常青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来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 师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在教学中学 生才能畅所欲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间民主平 等的...
关键词:地球结构 教学案例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年第4期22-22,共1页左泽娥 
地理是高中教育重要学科之一,具有内容综合性强、知识结构复杂以及信息量大等显著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到较为困难,长此以往必然会消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产物,...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教师 预习教学 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 地球结构 
大洋钻探计划与大洋钻探船被引量:1
《中国船检》2018年第8期90-95,共6页刘成名 李洛东 韦斯俊 
大洋钻探计划(OceanDrillingProgram)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持的,全球研究地球结构和演化过程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国际性研究计划.
关键词:大洋钻探计划 钻探船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研究机构 演化过程 地球结构 国际性 科学家 
为什么地球会有磁场
《西藏科技》2018年第8期80-80,共1页科普中国网 
对于地球磁场的产生,古时曾流传着它来自北极星的神话。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磁场的观测不断增多,对地球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先后出现了许多学说,试图解释地球磁场的产生,但并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认为地球内部有一个巨大永...
关键词:地球磁场 地球内部 电磁感应 放射性物质 科学技术 地球结构 霍尔效应 北极星 
从环境地震噪声的互相关中产生的宽带瑞利波
《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6期543-548,共6页N.M.Shapiro M.Campillo 赵爱华 
证明了从环境地震噪声中可以提取地球结构的有关信息。对间隔从约100千米至2000多千米不同的台站对,计算了垂直分量上数天噪声的互相关,清楚地得到了相干的宽带频散波列,其群速度与根据全球瑞利波层析成像图(以弹道式面波约束)所预测的...
关键词:地震噪声 环境噪声 瑞利波 宽带 关中 频散特性 地球结构 垂直分量 
我国青年学者李元首次发现俯冲带中的C-H-O不混溶相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5期965-965,共1页刘莹 
了解由俯冲及火山活动引起的地球上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是理解地球结构、动力学和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俯冲带碳迁移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由板块熔融产生的流体可能溶解大量的碳,但是通常认为在俯冲带流体中C—H-O完全混溶相。
关键词:不混溶相 俯冲带 青年学者 地球结构 时间尺度 火山活动 气候变化 碳循环 
通过接收函数分析得到的中国大陆莫霍面深度和Vp/Vs比的统一图
《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3期222-233,共12页Rizheng He Xuefeng Shang Chunquan Yu Haijiang Zhang Robert D.Van der Hilst 李万金 郑雪刚(译) 田宝峰(校) 
中国大陆由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复杂拼合而成,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而广泛的构造变形。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地质构造,我们对2009~2010年期间798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共83509个远震波形进行了系统的接收函数分析,其中749个台站是中国地震...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 重力异常和地球结构 宽频带地震仪 体波 计算地震学克拉通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和力量的源泉
《教育艺术》2016年第5期41-41,共1页顾鸿翔 
书籍是什么?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人对书籍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教育家说:书籍是启迪智慧的钥匙;史学家说:书籍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政治家说:书籍是时代赖以生存的生命;经济学家说:书籍是供人致富的信息;...
关键词:奋斗者 广漠的世界 社会进步 灵长 不文明现象 天上人间 地球结构 一本 陈景润 购书量 
核幔边界条件下MgSiO_3熔体的密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第2期316-316,共1页夏群科 
地球深部物质的密度差异影响着地球结构的分层特征以及物质的迁移方式,是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对于地幔来说,硅酸盐熔体和矿物之间的密度差异决定了熔体的居留位置。但是下地幔压力条件下熔体密度的测定一直是个技术难题。
关键词:迁移方式 核幔边界 MgSiO_3 下地幔 地球深部 地球结构 地球动力学 美国国家科学院 压力条件 金刚石压腔 
北极地区的地震活动、结构和构造被引量:1
《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1期1-21,共21页Masaki Kanao Vladimir D. Suvorov Shigeru Toda Seiji Tsuboi 刘伟(译) 吕春来(校) 
"北极"地区,即北极点位于北冰洋的中心。一直以来,北极地区影响着地球从地质时期到现在的环境变化。然而,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并未得到足够的监测。因此,通过对地震现象进行长期监测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参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的构造...
关键词:北极地区 地震活动 构造地质学 地球结构 全球网络 冰川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