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作品数:318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仕谋吴国富李成群李海燕景立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教育报华北油田九江学院唐山劳动日报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寒诗词名句解读
《新读写》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杜亚群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探源】出自南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②火初红。寻常③一样窗前月,才有④梅花便不同。”【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汤沸:热水沸腾,这里指茶水。③寻常:往...
关键词:竹炉 《寒夜》 诗词名句 梅花 
小雪诗词名句解读
《新读写》2024年第11期32-35,共4页陈霭生 
【探源】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小雪①十月中》:“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关键词:小雪 诗词名句 月光 
“大脚”的山河
《解放军文艺》2024年第9期40-51,共12页叶浅韵 
一东至县隶属安徽省池州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郡,曾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梅尧臣、陶渊明、黄庭坚都在此地留下过生活的痕迹和诗词名句。二〇二〇年七月七日,东至县境内遭遇暴雨侵袭,多条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越警戒水位,多个...
关键词:梅尧臣 河流水位 黄庭坚 安徽省池州市 七月七日 陶渊明 警戒水位 诗词名句 
菊花诗词名句解读
《新读写》2024年第9期32-35,共4页杜亚群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探源】出自南宋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②趣未穷~③。宁可枝头抱香死~④,何曾~⑤吹落北风~⑥中?”【释疑】①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的意思。
关键词:郑思肖 诗词名句 花开 
在现代中拥抱传统
《少年月刊》2024年第27期23-23,共1页
本书是一部富有特色的有关古文知识的趣味读物,引领读者从独特的角度见识传统文化的气象万千与博大精深。作者选择了一些容易被读者误解的文言文和诗词名句,进行有趣的解读一比如到底如何准确理解红豆的“相思”,“相思”究竟指的是什...
关键词:文言文 诗词名句 富有特色 作者选择 轻松阅读 理解和把握 相思 
书香政协·好书分享荟
《协商论坛》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遴选了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文章中引用的99则诗词名句,并辅以“延伸阅读”和“诗词释义”,阐释诗词的背景义理和现实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关键词:诗词名句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谈谈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以《昆明的雨》的教学为例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4年第7期27-28,共2页王慧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积累阅读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以《昆明的雨》的教学为例,浅谈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雨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 创设情境 诗词名句 优美的语言 学生的阅读 积累阅读 课文 兴趣 
赏析诗词名句
《初中生辅导》2024年第21期127-129,共3页
真题引路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定风波[北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关键词:料峭春风 定风波 道中遇雨 名句 
夏至诗词名句解读
《新读写》2024年第5期32-35,共4页陈霭生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探源】出自唐代元稹《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1渌水2穴,火助太阳宫3。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4移去后,二气5各西东。”【释疑】(1)龙潜:龙蛇蛰伏,指阳气潜藏。(2)渌水:清澈的水。(3...
关键词:阴阳二气 元稹 十二律 太阳宫 太阳神 龙潜 蕤宾 
让课文素材成为学生写作论说类作文的论据——以最新部编入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
《作文成功之路》2024年第13期95-96,F0003,共3页孙晨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由必修两册、选择性必修三册这五本书构成,为了让其中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古今中外篇章为学生写作论说类作文服务,教师可以从运用教科书中的经典事例和诗词名句、多角度解读教科书、运用多个素材从不同角度...
关键词:文质兼美 课外积累 学生写作 高中语文教科书 诗词名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课文素材 必修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