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怨

作品数:135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劲廖春艳邓乔彬王伟丽罗立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孔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抒怨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56-70,共15页徐正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批准号:17ZDA254)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内容性质的简文当隶定为“与贱民而怨之”六字。“四重对读”“十三风”文本可发现,各国“贱民”抒写女子爱情婚姻之怨、对统治者腐朽生活之怨、遭受剥削之怨、兵役之怨、流落无依之怨五类作品,确实构成风...
关键词: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可以怨 情感指向 抒情特征 邦风 作者身份 贱民 诗歌功能 
“怨诗”理论的来源与初步发展
《文学教育》2020年第6期7-9,共3页闫紫晴 
"怨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从孔子从诗歌功能的角度出于政教目的提出"诗可以怨"开始,到屈原第一次在诗歌创作中无限制地抒发自己的"怨"情,再到钟嵘《诗品》第一次对"怨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大大提高了"怨诗"的地位,古代诗...
关键词:孔子 诗可以怨 屈原 钟嵘 怨诗 
从《孔子诗论》到《诗序》:“诗可以怨”命题的本义、互文与转义
《理论月刊》2019年第7期46-53,共8页袁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怨’与中国文论的批判精神研究”(18CZW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视角与方法”(2018M641588)
出土文献《孔子诗论》与传世典籍《诗序》可作为解诠《论语》中"诗可以怨"命题的互文本。取《论语》与《孔子诗论》相参照,可知孔子所论之"诗"其实兼顾"志意"与"情志"两端。随着汉儒聚焦"怨刺上政"的教化义,反复强调"诗"的政治功能,孔...
关键词:诗可以怨 孔子诗论 论语 诗序 
孔子“诗可以怨”之本义及其悖论解读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15,共6页钟明善 廖春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2W012)
孔子在仁德修养方面不主张怨,但在事君政事方面却是主张怨的。"诗可以怨"的本义是士人借用诗三百以讽谏政事,且并未有"怨而不怒"的要求。"诗可以怨"这一看似与孔子仁德相悖的主张,实质上却正是孔子推行仁德、以仁为本的政治实践的表达...
关键词:可以怨 诗三百 用诗 怨而不怒 
什么诗可以怨?——孔子“诗怨”命题再阐释
《东岳论丛》2013年第8期104-107,共4页夏秀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文学中的诗怨传统及当代意义"(项目号:12CWXJ04)之阶段性成果
孔子的"诗怨"命题承载着孔子的伦理思想。在修复、维护礼制思想导引下,孔子认为"思无邪"之诗是抒发"怨怒之情"的合理方式。孔子认为"诗"应符合三大标准:一是内容合"礼";二是形式合"度";三是内容与形式一致即"文质彬彬"。孔子所说的"怨"...
关键词:孔子 诗怨 接受心理 
论孔子的“诗可以怨”与“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期100-101,105,共3页刘伟 
"诗可以怨"突出的是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也是儒家政治、社会理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体现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精神,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原则则是儒家诗学思想的要义。
关键词:诗可以怨 哀而不伤 中和 美学原则 
钱锺书《诗可以怨》略解被引量:1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122-129,共8页西渡 
孔子说"诗可以怨"是从诗的社会效用出发,钱锺书论"诗可以怨"则从诗情的源头出发。孔子的"诗可以怨"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谈诗的应用,它是"兴观群怨"四用途之一,而统一于"群",其目的是"去怨"。钱锺书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谈"怨"的功能,认为"...
关键词:诗可以怨 钱锺书 孔子 当代文学 
孔子的“诗可以怨”及后世的再阐释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年第9期299-300,共2页杨新 
"诗可以怨"最早是孔子总结诗的功能时提出的,他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宣扬诗的政治教化功能并要求"怨"必须符合中和之美。该说的提出为后世诗论及诗歌创作提供了依据,通过再阐释,使得诗"怨"由社会功能论转为创作论,也从专指《诗经》扩展为...
关键词:孔子 诗可以怨 后世 再阐释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教与君子性情被引量:2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37-39,共3页刘美红 
《诗》是孔子教育弟子、培养君子性情的重要途径。"诗可以兴"即学《诗》可以培养感通之仁,使人与自然宇宙圆融无碍;"诗可以观"即学《诗》可以博观天地万物,广览世间百态,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通达智慧;"诗可以群"即学《诗》可以培养温...
关键词: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诗可以怨 
论孔子的《诗》“怨”观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王芬 王晓祎 
孔子《诗》"可以怨"的观点与其所提倡的礼乐文化有密切关系,该观点从表面看来是对诗歌怨刺功能的肯定,实质上儒家往往提倡"无怨"的处事标准,把"诗怨"功能与维护政治统治结合起来,通过"中和"的审美标准来限制和规范"怨"。
关键词:孔子 诗可以怨 无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