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范畴

作品数:77被引量:32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进芳田淑晶王晓明张振亭李春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美华人学者对中国古代诗学范畴阐释的路径
《嘉兴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曾旭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2023YBPY16)。
北美华人学者主要通过文论典籍的译介、诗学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文本批评三种途径涉及对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阐释。相异的翻译中不仅可以见出语义理解上的差异,也暗含着译者对同一诗学观念的不同理解,也是华人学者对诗学范畴理解表达的直接...
关键词:北美华人学者 诗学范畴 跨文化阐释 
类型要素与诗学范畴的和鸣——刘诗伟《一生彩排》的文体探索与小说美学
《写作》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郑琴 
刘诗伟的长篇小说《一生彩排》,既借鉴了“爱情”和“悬疑”两种类型要素,也关联了“隐喻”和“媒介”两类诗学范畴。通过分析“爱情”与“悬疑”两种类型要素在《一生彩排》中的体现,用以捕捉类型要素与诗学范畴的互动表征,从而探讨小...
关键词:刘诗伟 类型要素 诗学范畴 文体实验 
在对话中建构多元文明的比较诗学——评《中西诗学对话》
《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2期274-278,共5页李甡 
继《中西比较诗学》(1988)、《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1998)、《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2004)、《中西比较诗学史》(2008)、《中外文论史》(2012)等比较诗学著作之后,曹顺庆教授等人的新作《中西诗学对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中西诗学 比较诗学 当代西方文论 诗学范畴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诗学著作 文论史 
唐传奇的意境
《文史知识》2021年第8期22-27,共6页韦强 
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唐传奇是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那么,是什么让唐传奇在文言小说中拥有难以超越的魅力?唐传奇所蕴含的"意境"是其艺术魅力如此斐然的原因之一。"意境"是一个诗学范畴的概念,指代一种馀味绵长、境生象外的艺术呈现。一...
关键词:唐传奇 诗学范畴 文言小说 境生象外 抒情文学 审美内涵 艺术呈现 意境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诗学范畴:胸襟与感性被引量:1
《中国美学研究》2021年第1期126-136,共11页朱研 
18世纪欧洲诗学中的"感性"范畴与中国清代叶燮《原诗》中所确立的"胸襟"范畴,分别是近世这两大文论体系情感主义诗学中的关键词。在比较诗学视域中审视,虽然二者所由产生的文化根源有很大差异:前者是欧洲经验主义美学、道德哲学与古典...
关键词:胸襟 感性 感受能力 崇高 道德 
诗与真的和谐统一——李少君近作读感(同期评论)被引量:2
《红豆》2020年第9期21-24,共4页张德明 
被誉为“自然诗人”的李少君,他聚焦自然、凝思自然、吟咏自然,从自然中领悟存在的真意,发现宇宙人生的奥秘,借自然的抒写表达世界之领悟与生命之感怀。“自然”构成了李少君建构诗意世界、表达人文理想的最为重要的词汇,同时也是我们...
关键词:李少君 诗学范畴 诗意世界 人文理想 自然诗人 生命之感 宇宙人生 诗与真 
朝鲜古典诗学的独立品格——评张振亭《朝鲜古典诗学范畴及其批评体系》
《东疆学刊》2019年第4期109-110,共2页路庆帅 孙德彪 
朝鲜诗学的范畴与批评体系在国内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个别学者直观地认为,朝鲜古典诗学范畴与中国传统诗学并无二致;亦有学者抱持“影响与被影响”的传统理念,偏执地认为朝鲜古典诗学范畴与中国传统有太多的同质性,至于其独立品格...
关键词:诗学范畴 古典诗学 批评体系 独立品格 朝鲜 中国传统诗学 传统理念 中国语境 
2017年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概观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42-47,共6页卫颖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深受学者们关注。本文以2017年的研究内容为主线,综观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诗学问题的不同观点,拟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研究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学 诗学体系建构 诗学模式 诗学范畴 诗学思维 
释“兴味”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3期151-159,共9页孙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倡‘兴味’的民初上海小说界研究"[项目编号:15BZW1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初小说‘兴味’观念生成与文体转变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1559]的阶段性成果~~
"兴味"作为诗学范畴,建基于我国诗学中"兴"与"味"这一对元范畴理论之上。钟嵘连通"兴""味"论所提出的"滋味"实即感兴之味,指感物兴情形诸诗篇而产生的含蓄蕴藉之美,这成为后出之"兴味"的基本意涵。综观古人用例,"兴味"主要指诗歌具有一...
关键词:兴味 诗学范畴 审美接受 创作发生 审美标准 文论建构 
《〈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
《博览群书》2017年第5期35-35,共1页严晓江 
该书选取杨完益与戴乃迭、孙大雨、许渊冲、卓振英的《楚辞》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志”“情”“形”“境”“神”为主线,以译本比较与评析为依托,从跨文化、跨时空、跨学科的角度,将翻译学与楚辞学进行整合探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楚辞》 英译本 翻译学 诗学观 中国传统诗学 诗学范畴 渊源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