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

作品数:170被引量:2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鑫虎邓伟龙尹素娥张晶毛正天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美华人学者对中国古代诗学范畴阐释的路径
《嘉兴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曾旭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2023YBPY16)。
北美华人学者主要通过文论典籍的译介、诗学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文本批评三种途径涉及对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阐释。相异的翻译中不仅可以见出语义理解上的差异,也暗含着译者对同一诗学观念的不同理解,也是华人学者对诗学范畴理解表达的直接...
关键词:北美华人学者 诗学范畴 跨文化阐释 
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感空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张晶 马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068)的阶段性成果。
“情感空间”是德国新现象学家施密茨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气氛美学研究的影响颇为深远。本文以之作为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新的触角。在气氛美学中,气氛关乎空间,更关乎情感。而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动力作用和主要内涵是首当其冲的...
关键词:情感空间 中国古代诗学 方向空间 处身于境 
互文性视角下孔子“兴观群怨”思想中叙事性设计认知聚焦分析
《艺术家》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吴佳录 路源 
作为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经典命题,孔子的“兴观群怨”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更为当前的设计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考。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艺术与科学,叙事性设计致力于在产品设计中赋予故事的力量,以情感共鸣和互动体验丰富用户的感知世...
关键词:兴观群怨 产品设计 认知聚焦 中国古代诗学 艺术与科学 情感共鸣 叙事性设计 当代设计 
祇园南海诗学论中的中国古代诗学理论接受
《今古文创》2023年第35期49-51,共3页陈耀琨 
祇园南海为日本江户诗坛代表性的汉诗人,其一生所作诗歌甚多,也有几部相关诗论作品传世。“影写”说与“境趣”说是南海代表性的诗歌创作理论,其诗作大部分都是在这两种理论指导下写成的。在他的主要诗论著作《诗学逢原》《诗诀》以及...
关键词:江户 祇园南海 汉诗 中国 
论“意”之义:中国古代两种文学阐释模式的生成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101-113,共13页李春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19ZDA264)。
在中国古代诗学的话语系统中,“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意”的含义和意义的不同理解不仅形成了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诗学本体论,而且形成了两种诗歌阐释模式和意义生产方式。“意义生产”这个提法意味着阐释过程中文本意义不是简...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学  意义生产 以意逆志 得意忘言 
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中的论说矛盾——王夫之诗歌批评学理疏失探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2-53,219,共13页徐楠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项目“中国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研究”(13XNJ038)。
王夫之诗歌批评中,存在面貌各异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也因之形成三种论说矛盾:重道轻艺、反对定法,但难以合理解释普遍具有法之要素的诗歌文本;维护典范风格批评标准,但因此无法合理分疏真与伪、因袭与创造之别,亦消解涉及情真、创作个...
关键词:王夫之诗学 重道轻艺 本质主义 多元主义 中国古代诗学 
百年海外学者的中国古代诗学声音理论阐释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2年第2期186-197,284-285,共14页徐丽鹃 
国家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学“尚声”传统的生成与当代创新研究》(21BZW065)阶段性成果
声音的探寻对于发掘中国诗学根源、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百年以来海外学者从跨文化、跨学科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学声音理论展开研究,在音乐学、人类学、传播学、美学等领域均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声音与仪式的口头文化考...
关键词:海外 中国诗学 声音理论 美学 
论“风人之致”
《新华文摘》2022年第19期183-183,共1页徐国荣 郭亚超 
徐国荣、郭亚超在《学术研究》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风人之致”又称“风人之旨”或“诗人之旨”,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具有温柔敦厚的内在情感及意在言外的审美旨趣。它源于《诗经·国风》,包括三个逻辑层面:由作者身份...
关键词:《诗经·国风》 中国古代诗学 缘事而发 温柔敦厚 《学术研究》 内在情感 意在言外 作者身份 
中国古代诗学“圆美”范畴经典化的两个向度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程景牧 
“圆美”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是南朝诗人谢朓提出的一个诗学审美概念,其始见于唐初李延寿所撰的《南史》中。宋代以降,圆美范畴基于自身的内在审美机制,在诗论家的概念诠释和理论建构中,走上了经典化之路,同时呈现出表象...
关键词:圆美 诗学 经典化 尚文 尚质 
主编的话
《中国美学》2021年第2期1-2,共2页邹华 
本辑在栏目设置上进行了调整。由于古代美学方面的文章较多,本辑根据文章内容对栏目进行了细化处理,将原有的“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细分为“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道教美学研究”四个栏...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学 文艺理论 中国古代美学 审美文化研究 范畴研究 审美范畴 栏目设置 细化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