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椁墓

作品数:60被引量:34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清林安志敏郑君雷魏慎玉丁利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山东大学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边疆考古研究》《东方博物》《江汉考古》《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西安幸福南路唐苏孝斌夫妇石椁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
《文物》2024年第9期33-54,1,共23页段成刚 柴怡 杜鑫(摄影) 张蕊霞(绘图) 曾宇(绘图) 韩冬(绘图) 
2017年4~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幸福南路5号的基建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西安东郊泸河西岸的台地上,北邻咸宁东路,西邻幸福南路(图一)。发掘区呈南北向长方形,此次共清理汉唐时期墓葬81座...
关键词:随葬器物 情况简报 考古发掘 石墓 唐墓 发掘简报 用地范围 汉唐时期 
苏鲁黄海沿岸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的石椁墓研究被引量:2
《考古学报》2023年第3期309-336,共28页白云翔 
目次一石椁墓的发现及其文化性质和年代二石椁墓的类型、演变与墓地三石椁墓的发生与扩散及相关问题四余论江苏和山东两省的黄海沿岸地区(以下简称“苏鲁黄海沿岸地区”)作为海岱历史文化区((1))的东部边缘地带,在新石器时代乃至夏商时...
关键词:商周时期 石椁墓 墓葬类型 木椁墓 竖穴土坑墓 新石器时代 文化面貌 历史文化区 
论滕州山头村出土汉画像的象征模式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6期6-9,共4页张晓慧 
滕州山头村M2虽已被破坏,但出土的石椁四面画像石很是精美,其画像采用极具象又极抽象的方式刻画,图像的排列与配置都有规律可循,按照宇宙空间结构构建,这既反映了汉代石椁墓的象征意义和民间信仰,也是人们对死后世界、生命的延续和升仙...
关键词:汉画像 石椁墓 图像 象征模式 
新疆伊吾托背梁南山顶遗址调查发掘报告
《西部考古》2021年第1期47-66,共20页习通源(文/图) 付一豪(文/图/摄) 唐云鹏(摄) 王亚(摄) 刘秋彤 马健 任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KG006)资助
2017—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吾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伊吾河流域的史前聚落遗址展开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托背梁南山顶遗址是伊吾河上游各支流交汇处的具有鲜明军事...
关键词:石构建筑 竖穴石椁墓 玛瑙原石 
山东汉代石构墓葬形制研究被引量:1
《形象史学》2021年第1期3-17,共15页刘騻 
一研究回顾山东地区为汉代石构墓葬的重要分布区。石构墓为使用石材营建的墓葬,主要有石椁墓、石室墓与砖石合构墓^(1)。既往研究侧重于形制的划分与演变,其中墓葬形制的分类研究以刘剑^(2)、王秀伟^(3)、胡赵建^(4)与吕凯^(5)等人的研...
关键词:石室墓 墓葬形制 石椁墓 结构演变 石构墓葬 汉代 山东地区 
天津市宝坻区茶棚村发现金代石椁墓被引量:1
《北方文物》2020年第6期10-17,共8页尹承龙 戴滨 
2018年4月,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茶棚村发现石椁墓,墓葬保存较为完整,为金代金中都地区典型的土坑石椁墓类型。该墓石椁由6块青石板合成,出土有筒形罐、瓷器盖、瓷碗、瓷盘、瓷碟、鸡腿瓶、卵石、铜镜、铜钱等随葬品,并在石椁底部发...
关键词:天津宝坻 金代 石椁墓 火葬 
多鈕鏡的隨葬方式及其含義
《青铜器与金文》2020年第2期47-57,共11页 
一、緒論衆所周知,早期鐵器時代的南韓地區,用於隨葬的青銅器主要包括武器、工具、銅鏡和銅鈴等等。其中,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出土的銅鏡與中原系銅鏡不同,背面有2—3個鈕,所以一般稱爲"多鈕鏡"。多鈕鏡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或宗教象徵意...
关键词:古文化 石椁墓 
北京地区金代石椁墓及火葬习俗再谈被引量:3
《中原文物》2020年第4期78-84,共7页丁利娜 
北京市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地区金代陵墓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4LSC018);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金中都周边墓葬葬俗研究”(项目编号:2015000020044G007)研究成果。
石椁墓是北京地区金代中期以来的主流葬制,主要分布在金中都的"政治重地"和"商业中心"。它的使用者"非贵即官",上至帝王、后妃,以女真贵族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士人高官。石椁墓的形制规格在金代大致经历了完颜亮时期的形成阶段、金...
关键词:石椁墓 北京地区 使用规制 火葬习俗 
汉代石椁墓神树图像方位结构研究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24-32,共9页王倩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项目批准号:17ZDA237)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鲁豫皖四省的汉代石椁墓多数描有呈三角形的抽象树形图像,这种图像并非一种具有装饰意味的符号,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宇宙树。此种神树为神话中通天的梯子,也是亡灵升天的通道。作为天梯的神树并非为汉代独有,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神...
关键词:石椁 神树 玉璧 宇宙论 图像 
徐州早期画像石椁墓相关问题浅谈——以徐州铁刹山M66为例
《文物天地》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李祥 
棺椁制度是墓葬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形制、制度的发展演变是古人意识形态及社会形态的集中反映,二者虽都是葬具,但有明显的区别。《论语·先进》有云:"有棺而无椁",可见棺、椁非同。《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释名·释丧制...
关键词:石椁墓 棺椁制度 葬具 问题浅谈 铁刹山 墓葬研究 社会形态 画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