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命

作品数:7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敬贤曲宁宁张胜利田英华查正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命”与孔子思想的主体性特征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4期165-176,共12页石珂 李勇刚 
“时命”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个人无法违抗的命运,但此义在孔子哲学语境中实有不合宜处。就其客观性来说,“时命”之“时”源于对事物的描述,始终属于一种未完全测度化的标度时间。时间与存在关系密切,早期中国的“时”表现出一种神圣时与...
关键词:时命 天命  孔子 主体性 
《庄子》“古之所谓隐士”探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2期32-35,43,共5页夏资强 
“时命大谬”是考察“古之所谓隐士”的关键。分析《缮性》篇古今对照的行文风格,结合与《庄子》同时代的学者对“今之隐士”的批评,此处的隐士应诠解为无论时命顺蹇,皆能排遣外物、调适内心,做到与时俱化、安之若命者,而不是在“时命...
关键词:《庄子》 隐士 时命 《缮性》 
论庄子的时命观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82-87,共6页邵康慧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BH138)。
庄子的时命论重在处理人面对生的问题甚于其面对死的问题,在自然原则与社会历史的双重视域之中,它深刻影响了之后士庶群体的出处心态。庄子认为性、命的必然性来自它与时、道的同源性,本质只是保持运动,故其养生学的核心即顺应自然。《...
关键词:庄子 时命观 养生 时空观 自然观 
中国人的时命观——“凝视中国节日”之四
《博览群书》2020年第12期78-80,共3页杨赛 
与时偕行,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我爷爷的大哥,每年交十几担谷的学费,在杨家祠堂读了八九年的长学,花光了全家的余粮,却没有考中任何功名,也没有捞到体面的职业,但算是很有文化的乡儒。村民十分尊敬他,请他写对联...
关键词:与时偕行 传统智慧 对联 时命观 
时命、理法与自然——《鹖冠子》中的自然观念探析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20年第2期37-44,共8页萧平 
《鹖冠子》继承了老庄之道,主张天地万物之性本源于道,“道”通过天地万物的内在本性发挥作用,体现为自然的秩序与规则,不可随意改变。而“时”与“命”正是这种秩序或规则的内在规定性,是自然的,同时蕴含着必然性。为了适应现实的治理...
关键词:《鹖冠子》     自然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新论被引量:1
《中国儒学》2019年第1期104-117,共14页张学智 
牟宗三提出"良知坎陷说"已近70年了。其间赞同、质疑者皆有,而质疑者尤多,其中的原因出自各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笔者认为由不能正确、深刻了解良知之本义而来。"良知"二字王阳明说之既多,后人的理解亦含义多端;牟宗三此说吸收王阳明思想...
关键词:禅让 唐虞之道 时命 爱亲 尊贤 
诉尽时命的志士之音——论姚燮赠友诗蕴含的心境变化
《参花(下)》2019年第7期67-68,共2页王向宇 
姚燮,一位出身书香世家,却一生漂泊贫苦的诗人。其诗集《复庄诗问》共3569首诗,其中赠友诗283首。研究姚燮直白写实的赠友诗,便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上发现姚燮所处时代带给他的独特诗歌创作的契机,以此进一步分析姚燮一生的心境变化。
关键词:姚燮 赠友诗 时代性 心境 
“德命”与“时命”:孔子天命观新论被引量:7
《东岳论丛》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陈晨捷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DZXJ03);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团队项目(IFYT12044);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项目"中国正义论"及"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重点学科项目--国学(儒学)"阶段性成果
孔子相信天命对于人事具有主宰意义,认为德由天赋,天人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人通过德性可以致福,其理论本质为德命或德福一致说。然而孔子落寞的一生却成为最好的反证:现实中人的德性善恶与其命运臧否之间并无必然关联。由此导致孔子之后...
关键词:先秦 儒家 天命观 德命 时命 
古来梁栋才 时命迥不犹——李方膺《虬松奇石图》
《收藏家》2018年第1期97-98,共2页高鹏 
扬州八家虽艺术面貌不同且各有成就,但亦颇多共通之处。他们或出身知识阶层,或曾经科举从政。了解民生疾苦,痛恨官场腐败,笔墨力求创新,个性其强烈鲜明,遂成其为雍乾时期的艺术潮流。其中,李方膺弱冠之年"即思奋志为官,努力作画",虽...
关键词:李方膺 奇石 时命 扬州八家 艺术潮流 知识阶层 民生疾苦 官场腐败 
生命成长与君子不忧——孔子生命成长观及其价值的当代审视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38-42,共5页桂书生 
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ADZWY17-05)
孔子对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及其所能上达的人生境界之总结,跨越数千年历史而不减其人文光辉。孔子的生命成长观是"仁"之思想的实践性表述,其"性近习远"说的是从人的才智维度揭示个体生命的存在特质,其"时命观"是从时间维度来说明个体生...
关键词:孔子 生命成长观 时命观 忠恕之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