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违法性

作品数:58被引量:2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世相范小玲刘跃挺郭剑峰邵维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中违法性认识的应然对象与实然认定
《法学》2024年第12期79-94,共16页孙运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3BFX119)的阶段性成果。
刑法中讨论的违法性认识指的是认识到违反了刑法的禁止规范、评价规范。违法性认识属于责任要素,故必须结合责任论来讨论违法性认识的对象。在自然犯的场合,形式违法性认识与实质违法性认识之间的位阶关系不明显,只要行为人对构成要件...
关键词:违法性认识 刑事违法性 形式违法性 实质违法性 
日本Twitter转发案与侵犯著作权等罪的违法性阻却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4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李磊(译) 姚培培(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法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YJC820018)的阶段性成果。
Twitter转发案中各转发者的转发行为是否侵犯了向公众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署名权,存在较大争议。东京地方法院、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日本最高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不尽相同的判决,这一案件在日本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日本著作权法...
关键词:著作权法 侵犯著作权罪 实质违法性 法益均衡性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甄别:信息安全信赖利益的提倡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吴萍 李荣荣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界定存在分歧,缺乏对法益基础理论的统摄,并对个人信息法价值倾向判断失衡。个人信息的多维价值和人身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应当是信息安全信赖利益。信息安全信赖利益的存在形态为“利...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赖利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实质违法性 
扭送行为出罪的司法裁量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3年第2期26-28,共3页康乐 
【裁判要旨】扭送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但由于在理论上扭送并非法定的出罪事由,实务中扭送容易被错当犯罪行为予以入刑。扭送行为在符合适度性、比例性和节制性的前提下,由于被害人抗拒而导致扭送强度升级,由此造成的不利后果应由...
关键词:司法裁量 犯罪行为 扭送 实质违法性 出罪 主观方面 不利后果 裁判要旨 
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预防进路:实质违法性及其展开被引量:2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7-52,共6页陆凌 王吉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正当防卫司法认定规则实证研究与理论重述”(项目编号:20BFX05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规范量刑改革考察(1970S-2010S)及中国之鉴”(项目编号:16YJC820023)。
非法经营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出现“口袋化”,学界目前提出的解决思路不能为司法机关提供明确和有效的指引。为了预防该罪的“口袋化”,必须基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合理界定其实质违法性。在实质违法性分析中引入社会性评价要素后可知,...
关键词:非法经营罪 “口袋化” 实质违法性 市场准入 
科研人员违规套取科研经费行为的司法认定——从法益保护视角切入被引量:5
《北方法学》2021年第4期90-102,共13页孙连刚 
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法律责任”(GJB1421019)的阶段性成果。
科研人员违规套取科研项目经费行为具有可谴责性,但刑事违法性并不明确。科研经费套取行为多以贪污入罪,但存在广泛争议,此罪、彼罪界定不清晰。可通过梳理科研经费性质、科研人员身份、经费使用行为、科研合同属性等问题,从"套取行为"...
关键词:规范目的 合目的性 谦抑性 实质违法性 
违法性认识与故意认识因素的判断同一性论证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7-61,共5页刘方可 
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专门矫治教育研究”(XDCX2021B042)。
明知是故意的认识因素,认识内容应严格限定在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上。分则明知的含义与总则明知无实质差别,只是认识内容有所特指。分则明知与总则明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违法性的判断上应坚持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观点,构成要件...
关键词:明知 形式违法性 实质违法性 
我国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出罪路径探究被引量:1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27-36,共10页于阳 周丽宁 
作者主持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061)子课题四“刑法修正视野下的刑法改革与制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项目资助
“法定犯时代”的到来,使得违法性认识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凸显,过往一味回避的态度已不能应对现实需求。从比较法的视野俯瞰,违法性认识已经成为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与我国处理违法性认识错误的方式虽各...
关键词:违法性认识错误 社会危害性 实质违法性 形式违法性 出罪路径 
不当行政行为的法律治理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胡峻 
湖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不当行政行为的国家监察监督研究”(17YBA041)。
对不当行政行为进行定性,学界有不同观点,大部分学者将不当行政行为界定为一种不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当、不合理行政行为。实际上不当行政行为应当是一种实质性违法行政行为,其对合理性的违背就是一种实质性违法,这是因为合理性是合...
关键词:不当行政行为 不合理性 实质违法性 法律规制 
刑法教义学中不法的实质理论——以不法的实质、实质违法性与违法性的实质的比较为视角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89-95,共7页郭栋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刑罚制度与实践的社会学分析”(18BFX109)阶段性成果。
我国理论界通常对德国刑法教义学和日本刑法理论不加严格区分,经常在两个体系之下讨论不法的实质、实质违法性、违法性的实质等问题。这导致在研讨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时出现混乱。实质违法性的问题域所揭示的是刑法在实体上所追求...
关键词:不法 违法性 不法的实质 实质违法性 违法性的实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