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

作品数:2233被引量:100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葛铁军吴姝周志阳吕贤明华方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敦煌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武乡石仁底石窟调查简报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 武夏(执笔/摄影) 杜煜 赵杰 李辉 徐晴(绘图) 马楠(绘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冈模式影响下的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考古调查与研究”(22AKG007);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山西古代造像碑所见民族交融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0VJXT002);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10106)。
石仁底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西石仁底村东部的麓台山半山腰上,只有一窟,坐北朝南。窟内三壁开龛,龛下方有低坛基。正壁雕凿二佛并坐,两侧开龛雕凿胁侍菩萨,壁面上方雕刻飞天。西壁雕凿一佛二菩萨,壁面上方雕刻文殊菩萨说法。东壁...
关键词:武乡 石仁底石窟 释迦多宝 北朝 
瓜州榆林窟第3窟释迦八相图图像解说被引量:15
《敦煌研究》2014年第4期1-16,共16页刘永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13@ZD098)
敦煌石窟西夏洞窟中的释迦八相图共有三例,即榆林窟第3窟南壁西侧上方、五个庙第1窟中心柱正面以及东千佛洞第5窟北壁。本文以印度贵霜、笈多、波罗王朝遗存的释迦八相造像为研究对象,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公元2世纪以来的印度四相图和八相...
关键词:八相图 波罗王朝 笈多 降魔 
甘谷县华盖寺石窟唐僧取经壁画初探被引量:5
《敦煌研究》2013年第4期59-65,共7页于硕 
首都师范大学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甘肃甘谷县华盖寺唐僧取经壁画研究"
甘谷县华盖寺释迦洞内的唐僧取经壁画是现存于甘肃省东部的重要取经图像之一。本文第一部分从壁画内容入手,对其人物进行简要分析。第二部分将华盖寺取经壁画同其他与之相似的取经图像进行比对,并在第三部分结合画面人物形象、洞窟重修...
关键词:华盖寺石窟 释迦洞 唐僧取经归来图 唐僧取经图 
初说法图与法身信仰——初说法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5-15,共11页殷光明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
关键词:初说法图 法身信仰 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大足“释迦行孝、修行图”中的外道人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31-40,共10页胡同庆 宋琪 
本文首先对大足宝顶第17号龛全图重新定名,然后对图中的外道人物形象、地位和作用以及佛教与六师外道的关系、释迦出家苦行的本质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大足 释迦行孝 修行图 外道 
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塚本善隆 施萍婷 赵声良 
无量寿佛与阿弥陀佛为同一佛名的不同译名,六朝时流行意译的“无量寿”而唐代流行音译的“阿弥陀”,从中反映了隋唐佛教信仰的一些发展变化,这些史实通过龙门石窟等雕刻表现出来。
关键词:释迦 弥勒 阿弥陀 无量寿 龙门石窟 
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被引量:8
《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28-33,共6页张总 
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张总十六王子像是佛教造像中较为少见的一种题材。但是在石窟与造像碑中都有出现。例如河南省偃师县水泉石窟洞口的碑记上就提到了“十六王子像”,河北、山西也都有相关的遣存。如正定的汉白玉像和太原的石像柱...
关键词:王子 造像碑 石窟 造像题材 东莞县 佛像 释迦牟尼 主题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 都维那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被引量:19
《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89-102,186,共15页殷光明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殷光明末法思想是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随着佛教的传人,末法思想也就相继而传播,几乎贯穿于我国整个佛教史。尤其是一次灭佛事件之后往往就有一次末法思潮的出现,对当时佛教的发展...
关键词:末法思想 《大正藏》 佛教的影响 《高僧传》 北凉石塔 三世佛 弥勒 三阶教 释迦牟尼 佛法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概述被引量:4
《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29-37,38184,共10页谢生保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概述谢生保佛教故事画是佛教艺术最早的表现内容形式之一。它比佛像画、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画出现得早。公元前3世纪,建于古印度的巴尔胡特和桑志大塔上,已雕有大量的佛教本生故事画,此时单独的大型...
关键词:故事画 佛教故事 释迦牟尼 石窟壁画 表现形式 本生故事 敦煌石窟 《贤愚经》 佛传 故事情节 
关于莫高窟第四二八窟的思考被引量:4
《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1-12,186,共13页施萍婷 
关于莫高窟第四二八窟的思考施萍婷428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洞窟。莫高窟40个北朝洞窟中,最大的洞窟莫过于此窟,主室平面达178.38平方米,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洞窟内容也很有特点:影塑最多,共1485身;供...
关键词:《大正藏》 婆罗门 克孜尔石窟 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 人中像 故事画 卢舍那 释迦牟尼 太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