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才

作品数:52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大锰王颖吴淦国彭国华费明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国土资源经济》《贵州地质》《高教学刊》《科教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多维、多层次”协同的地方院校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教学刊》2024年第S01期161-164,169,共5页倪然 李红星 姚振岸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球物理学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研究与实践”(JXYJG-2021-126);东华理工大学校级项目“立德树人要求下多元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yjsjg2202018)。
为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使地方院校地学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并实践“多元、多维、多层次”协同的地方院校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六元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一体六维”协同育人...
关键词:协同育人 地方院校 地学人才 “六元一体” 培养模式 
思政教育在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的实践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曹恒 陈超 杜江民 曹静杰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GJJG216);河北地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J07)。
近年来,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不仅是评价高校师生综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建设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颇受各校重视。以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为例,主要介绍了学生面对竞赛的思想顾虑,侧重从竞赛初...
关键词:思政教育 地学人才 地质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促学 竞赛技能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下的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被引量:2
《中国地质教育》2023年第3期14-18,共5页赵志丹 颜丹平 李亚林 高志前 刘大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专项(72041016)。
高等学校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培育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深入领会国家新时代人...
关键词:地学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中国地质学会推荐6名青年地学人才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地质论评》2023年第2期480-480,共1页代国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由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6位青年地学人才入选,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杜书恒、黑龙江科技大学王师捷、长春工程学院戚波、中国地质科学院方向、中国地质大学(北...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科协 中国地质学会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青年科技工作者 地学人才 长春工程学院 
研究“地球科学”有何重要意义被引量:2
《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郑永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提出了“关于将中学地理课程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程的提案”,他直言:“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缺少地球科学整体视野,难以容纳其他分支学科内容,无法适应高校对地学人才早期培养的要求,问题...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球科学 中学地理课程 地学人才 整体视野 全国两会 培养的要求 分支学科 
以赛促教强学背景下的地学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2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119-123,共5页陈超 杜江民 曹静杰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GJJG216和2019GJJG295);河北地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J07和2019J02)。
近年来,以赛促教强学已经成为高校提升师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以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为例,介绍学院地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营造竞赛氛围、校内初赛选拔、师生交流与反思、完善实验室建设...
关键词:以赛促教强学 地学人才 实践技能 高校青年教师 地质技能大赛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地学人才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培育研究被引量:2
《科教导刊》2022年第31期88-90,共3页吴田波 
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JGA199);2020年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地学人才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培育研究”(GUT20FB05);2020年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慕课、金课建设路径研究”(GUT2020CY24);桂林理工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挑战与平衡构建研究”(GUTDJ2020016)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站在新时代,高校的地学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发挥融媒体视域下的全程...
关键词:地学人才 地质“三光荣”精神 融媒体 
科研全面支持教学 助力地学人才成长——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被引量:7
《中国地质教育》2021年第2期15-18,共4页赵志丹 刘大锰 殷昊 王琳 王晓佳 李亚林 季荣生 彭国华 费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专项(72041016)。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学校不可分离的两个主要任务,新时期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依赖于科研和教学的高度融合。本文结合地质类高校和专业发展实际,探讨了科研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科研成果融入课堂...
关键词:科研 教学 融合 地学人才 地质行业高校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引领地学人才培养被引量:3
《中国地质教育》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季荣生 刘大锰 赵志丹 张帅 姚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专项(72041016)。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地学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学院和科研院,整合优质资源、汇聚优秀人才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通过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推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扩大了教学资源向人才...
关键词:科研团队 地学人才 人才培养 
地学人才“四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被引量:6
《中国地质教育》2021年第2期24-28,共5页费明明 彭国华 刘大锰 赵志丹 季荣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专项(7204102300)。
能源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地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双重挑战。产教融合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在研究地学专业育人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系统性的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探索,对构建政府、...
关键词:产教融合 四位一体 创新人才 培养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