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传播

作品数:310被引量:73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曾祥敏周勇何天平王晓红高贵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传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符号互动论看说唱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传播创新
《传媒》2025年第8期47-49,共3页常帅武 王利剑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影像的创新路径与传播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2024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说唱音乐类综艺节目是近年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创新亮点,其有效传播与符号互动密切相关。本文研究发现说唱音乐类综艺节目在本土化过程中不断探索语言、行为、文化及场景符号等领域的创新,但也存在人物符号塑造缺失、文化符号...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 综艺节目 说唱类节目 说唱音乐类综艺 视听传播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呈现与“破圈”传播——以非遗类文化节目为例
《传媒》2025年第3期36-38,共3页尉恒维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神。本文以非遗类文化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文化类节目中的创新呈现与“破圈”传播策略,并基于对内容与传播创新的探讨,对非遗技艺类节目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非遗传承 视听传播 跨界融合 技术赋能 
电视节目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策略探析
《传媒》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孟达 徐晨帆 
深圳技术大学高精尖人才科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港台歌曲媒介镜像中的内涵深化研究”(项目编号:GDRC2023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可以化解冲突、促进包容,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国产电视节目既要积极探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议题选择策略,还要在叙事策略上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关键词:中华文明 电视节目 中国故事 视听传播 
消解·融合·重构:视听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与演进
《传媒》2024年第19期79-81,共3页覃晴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绕轴翻转——移动融媒时代视听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GA258);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研究项目“‘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KCSZ23);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裂变传播’视境下短视频创作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JGA264)的研究成果。
视频成为互联网时代视听传播发展的重要引爆点,社会对视听传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广播电视学子的就业去向从传统广播电视产业为主转向以互联网视听产业为主,岗位也日益多元。本文在梳理广播电视行业变迁与学科演进的过程中,分析广播...
关键词:媒体融合 视听传播 人才培养 
从空间理论探究“温州家人”电视剧与城市形象传播
《传媒》2024年第18期38-40,共3页叶菲 
2024年度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以侨为媒的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T20242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的网络统战路径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5NDJC041YBM)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空间理论的逻辑思维框架下,以城市为主题的电视剧能同时着眼于实体空间、媒介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呈现与传播,而基于地方影像实践的典型案例可以探究通过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内在机制。“温州家人”系列电视剧展现出媒介空间整合多层面...
关键词:空间理论 城市形象 电视剧 温州家人 视听传播 
纪录片阐扬文化自信路径探析被引量:2
《传媒》2024年第17期46-48,共3页叶玢 
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自信阐释路径与实践向度探析”(项目编号:2025-ZDJH-7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纪录片凭借以真为核、细分受众、人本叙事、数字赋能、寓教于乐等特点,展现出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多维功能。本文关注纪录片以真为核,展现多元文化题材。通过细分受众聚焦差异化群体,采用人本叙事强化文化自信感染力,以数字赋能创新主体呈...
关键词:纪录片 文化自信 视听传播 
智媒时代视听媒介的互嵌、跃升与纾困
《传媒》2024年第9期91-93,共3页梅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网络视频节目传播效果与创新路径的大数据研究”(项目编号:23BC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智能媒体可视为人类视觉历史上的革命性升维。以眼睛为主要感知窗口,智媒时代的视听媒介持续彰显着“我看故我在”的传播逻辑。智媒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浸润逐渐成为传播场景/界面、终端/身体的耦合剂,以“互嵌”之势生成“...
关键词:智媒时代 视听传播 视听媒介 身体 界面 
新时代乡村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与社会价值被引量:1
《传媒》2024年第10期41-42,44,共3页朱翠明 
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L22BSZ058)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乡村振兴题材综艺节目频出。这些作品围绕乡村振兴成果的呈现展开,在选题立意、模式创新、多样表达、融合传播及彰显媒体责任与社会价值等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山水间的家》《云上的小店》《生机勃勃的我们》《种地吧》等具有影...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综艺节目 媒体融合 视听传播 
中国的春晚 人民的底色
《传媒》2023年第5期1-1,共1页祝燕南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中国春晚,一个承载改革开放和团结奋斗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化标识,一张温馨润泽又斑斓亮眼的中华民族人文名片,今年迎来了40周岁生日,...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化 网络视听 春晚 移动接收 客厅文化 精神标识 视听传播 概念与内涵 
媒介技术大变革下的担当、创新与传承——第六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1
《传媒》2023年第4期9-11,共3页成越洋 刘汶萱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延安精神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项目“延安精神塑造的解放区人民广播播音优良传统研究(1940—1949)”(项目编号:2022YA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共同承办的第六届(2022)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媒介技术 传播领域 移动化 会议综述 视听传播 社交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