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识别机理

作品数:37被引量:13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如瑜王琴孙徐秀珠沈报春陈慧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昆明医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化学试剂》《化学研究与应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手性识别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24-36,共13页孔泳 赵倩倩 杨嘉佩 尹争志 吴大同 陶永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7501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8B050005)。
手性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手性对映体的理化性质极其相似,但手性对映体特别是手性药物在生理活性等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手性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对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有关手性识别技术的...
关键词:手性 对映异构体 手性识别机理 手性识别技术 
氟代巴拉苏酰胺的色谱拆分及拆分机理研究被引量:2
《化学试剂》2020年第6期641-645,共5页苏金龙 罗旭娜 方成乔 饶雨 何冠涛 林汉森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5A020211031、2016A020217022)。
建立了HPLC法对氟代巴拉苏酰胺进行手性分离,并研究其分离机理。通过考察2种不同的多糖手性固定相(CSP)(Chiralpak AD-H和Chiralcel OJ-H手性柱)、不同比例的流动相(正己烷和异丙醇),得到最佳手性分离条件,设置不同柱温得出相应的色谱参...
关键词:氟代巴拉苏酰胺 手性固定相 分子对接 对映体分离 热力学参数 手性识别机理 
基于分子模拟对多糖类衍生物手性识别机理的探索被引量:6
《高分子学报》2020年第2期214-220,共7页邓恩停 毕婉莹 刘博 张丽丽 沈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1673052,21474024,51603054);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基金号LBH-Z15050)资助项目.
采用酯化法合成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CTPC)和直链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ATPC)衍生物,并通过氢核磁共振谱(1H-NMR)确定其结构规整,取代完全.将所合成衍生物涂覆到氨丙基硅胶表面制备手性固定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评...
关键词:手性识别机理 手性分离 分子模拟 多糖 
分子模拟法研究聚多巴胺与色氨酸的分子印迹手性识别机理被引量: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118-123,共6页张燚 王炳锋 田兴国 徐小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50155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0446)
【目的】考察聚多巴胺(PDA)与L-色氨酸(L-Trp)、D-色氨酸(D-Trp)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差异,以揭示分子印迹手性识别的机理。【方法】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法研究以手性色氨酸为模板,聚多巴胺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首先通过构象搜索...
关键词:分子模拟 手性识别 色氨酸 聚多巴胺 分子印迹 
苯丙氨酸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识别机理被引量: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第12期37-43,共7页安磊 王冬美 佟飞 崔巍 
以L-特丁氧羰基苯丙氨酸(Boc-L-Ph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其作为色谱固定相,对其对映异构体进行手性拆分。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 手性拆分 氢键作用 
沙丁胺醇在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万古霉素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被引量:1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39-41,共3页于萍 苏蕾 刘光 李丽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Z0036)
目的建立一种在自制手性柱上对沙丁胺醇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的方法.方法利用极性流动相中不同浓度的酸、碱添加剂在自制的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万古霉素手性柱对沙丁胺醇对映体分离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结果流动相中酸、碱添加...
关键词:对映体分离 沙丁胺醇 极性流动相 手性识别机理 
克伦特罗和马布特罗在替考拉宁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被引量: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2-16,共5页韩亚琼 余小燕 谷晓娟 沈报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408);昆明医科大学本科试验药学示范中心资助项目(2012)
目的研究自制的替考拉宁手性色谱柱上对克伦特罗和马布特罗进行对映体分离,探讨其手性识别机理.方法在流动相组成的甲醇/乙醇/冰醋酸/三乙胺=50/50/0.05/0.05(V/V/V/V),流速1.0 mL/min,柱温25℃.应用了极性流动相中不同浓度的酸碱添加剂...
关键词:对映体分离 克伦特罗 马布特罗 手性识别机理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及手性识别机理分子模拟研究被引量:2
《分析化学》2012年第7期1031-1036,共6页李武宏 张欣荣 吴思 谭光国 刘超美 朱臻宇 柴逸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72614);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研究了7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法手性分离,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拆分机理。考察了8种中性环糊精手性添加剂,只有2,6-二甲基-β-环糊精对7种活性化合物都有手性识别能力。在30mmol/L NaH2PO4缓冲液中含2,6...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三唑类 手性拆分 分子模拟 
四种选择性β_2受体药物在不同酰胺型固定相上的拆分被引量:6
《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326-330,共5页唐琴 陈先勇 宋航 
湖北省教育厅基金(No.B2008290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No.04GY029-083-3)
比较了四种选择性β2受体手性药物氯丙那林、沙丁胺醇、克伦特罗以及丙卡特罗在Whelk-O1、DNB-PG、DNB-Leucine和SH-1等四种刷型酰胺手性固定相上的对映体直接拆分行为,考察了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结构、固定相分子结构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
关键词:β2受体药物 酰胺型固定相 拆分 手性识别机理 
普萘洛尔在1-萘万古霉素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99-101,106,共4页余小燕 黄飞燕 吴双凤 赵守仁 沈报春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B220M);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JY090208);昆明医学院2009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在自制的1-萘万古霉素手性色谱柱上对普萘洛尔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讨论了极性流动相中不同浓度的酸、碱添加剂对普萘洛尔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自制的1-萘万古霉素手性柱对普萘洛尔对映体具有一定的...
关键词:对映体分离 普萘洛尔 极性流动相 手性识别机理 1-萘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