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小赋

作品数:185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池万兴张强李彩旗陈秋枫张玖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情感解读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4年第10期22-23,共2页赵冰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擅长通过描写清新质朴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主要记录了他脱离仕途、辞官归隐后的内心感受。本文将着重解读一下《归去来兮...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田园诗人 内心感受 抒情小赋 才华出众 自然景色 饱读诗书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艺术特色赏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3年第12期23-24,共2页何武全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著名的田园诗人,擅长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在作品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辞官归隐时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闲适生活 田园风光 田园诗人 内心感受 向往之情 抒情小赋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美在何处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3年第5期22-23,共2页叶兰茜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也是他归隐田园的宣言。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归隐之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陶渊明因迫于生计,走上宦游之途,担任低阶官吏之职,于四十岁时辞去彭泽令一职,复归乡...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田园生活 抒情小赋 人生的思考 陶渊明 
班婕妤:秋凉团扇几多愁
《工会信息》2021年第18期39-42,共4页武文欣 
班捷好(公凡前47年-公元2年),名不详,古雁门郡楼烦县(今山西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汉成帝刘骜的妃子,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母。西汉著名才女,善诗赋,少时才学即显,工音律,具美貌。隋代《经籍志》辑《汉成帝班婕...
关键词:抒情小赋 班婕妤 怨歌行 诗赋 五言诗 团扇 经籍志 班彪 
浅析初唐与中唐咏物抒情小赋的差异——以王勃《涧底寒松赋》和李绅《寒松赋》为例
《品位·经典》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李国萍 
以往学者研究赋体,多从赋的界定、流变与题材方面下笔,本文以咏物抒情小赋为例,通过个案分析,将初唐王勃所作《涧底寒松赋》与中唐李绅所作《寒松赋》比较,分析其在结构、用句、修辞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咏物抒情小赋 《涧底寒松赋》 《寒松赋》 
当代辞赋创作的流弊及对策
《中华辞赋》2021年第2期57-60,共4页张青云 
序众所周知,“辞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体裁中一种特殊的样式,这种韵文和散文成功融合的文体藻采富艳,音韵谐美,风格高古,是华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滥觞于先秦,勃兴于两汉,嬗变活跃于唐宋元明清历朝。其在汉代鼎盛时期,“逞辞大赋”...
关键词:魏晋六朝时期 抒情小赋 大赋 辞赋创作 唐宋元明清 富艳 创体 古典文学 
田园小赋写真情
《中华辞赋》2021年第2期1-1,共1页英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赋体文学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东汉辞赋家张衡的《归田赋》作为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后世同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赋体文学 抒情小赋 中国文学史 《归田赋》 田园 辞赋家 隐居 发展史 
烧火木板腾飞记
《民间传奇故事》2020年第4期62-63,共2页亢良 
蔡邕,东汉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代表作为《述行赋》,全篇辞赋短小精悍,感情丰富,表达清晰,是一篇抒情小赋的力作。《青衣赋》也是他感人至深的作品,写出了...
关键词:抒情小赋 述行赋 蔡文姬 蔡邕 封建礼法 辞赋 《青衣赋》 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
《对联》2019年第7期19-20,共2页李牧童 
虽然辞赋是有汉一代之文学,但学者赵逵夫认为,若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南北朝才是辞赋发展最为充分和成熟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辞赋特色,首先是抒情化的回归,辞赋的主流是风格清新的咏物抒情小赋。其次,从语言形式来看,辞赋的骈偶化很明...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 辞赋 成熟阶段 艺术成就 抒情小赋 语言形式 表现题材 情爱主题 
论苏轼创作中“破体为文”的现象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第1期69-88,共20页吴振华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存在'尊体'和'破体'两类作家,他们的创作给文学史带来各具风采的景观。前者'尊体',意在维护某种文体的本色,要求创作该类文体的文章遵守传统规范的基本品格或风格;后者'破体',追求文体的新变,要求打破各类文体之间的艺...
关键词:破体为文 “以文为诗” 以诗为文 中唐时期 抒情小赋 以才学为诗 “以诗为词” 柳宗元 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以诗为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