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概

作品数:171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绍庚杨庆段为民杨抱朴王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草书的一点想法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11期57-59,共3页胡道金 
一、草书的法、意、情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有言:“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草之意法,与篆、隶、正书之意法,有对待,有旁通。若行,固草之属也。”草书是最具抒情性、时间性、空间性的...
关键词:瞬间艺术 书概 草书 基本功训练 基本形状 时间性 刘熙载 善言 
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以《艺概·书概》分析
《收藏》2024年第5期51-53,共3页阎春喜 
晚清学者刘熙载所著《书概》继承和总结了中国传统书论的精华,内容涉及书法艺术的本质、技法、创作风格、审美理想等诸方面,论述全面而系统,在我国书法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试图采用文献解读和理论阐释的方法,对《书概》中涵盖...
关键词:书如其人 书概 书法美学 书法理论 书法意象 刘熙载 文献解读 中和为美 
评《“书如其人”思想研究》
《中国书法》2023年第12期206-207,共2页胡一峰 
把看似平常、人人都知道的概念讲清楚,是学术研究中最难的工作之一。在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书法的语境下,“书如其人”就是这样一个重要而难以说清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刘熙载的《书概》,所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
关键词:书如其人 中国文化艺术 书概 书为心画 项穆 柳公权 学术研究 刘熙载 
在篆书系统内认识商周金文的审美品质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李永忠 
商周金文是无可替代的书法宝藏,对其审美品质的认识似乎没有尽头。商周金文是篆书系统的子系统,在篆书系统内认识商周金文的审美品质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刘熙载《书概》:“周篆委备,如《石鼓》是也。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
关键词:书概 篆书 审美品质 切中要害 刘熙载 书法 无可替代 
学习书法名言的四个境界
《书法教育》2023年第3期4-9,共6页王伟 
古人有很多关于书法理论的著述,如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论》、唐代张怀瓘的《书断》、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书概》等。历代书法家们留下了许多广为人知、发人深省的名言。书法理论中的名言是中国历代书法艺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
关键词:历代书法 书法理论 学习书法 书概 书论 刘熙载 王羲之 审美情趣 
“力弇气长”:何绍基对碑派书法的意义辨析
《中华书画家》2022年第12期106-108,共3页陈逸航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故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辩也。”(1)“力弇气长”本是刘熙载对篆、隶二体别异的说明。“弇”可解作掩,“力弇气长”的笔意讲求中含内敛,笔力蕴含在点画之中,从而气息绵长首尾贯通,这就...
关键词:书概 何绍基 篆意 运笔 隶书 刘熙载 点画 书法 
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102-105,共4页张佳伟 张佳蕾 
《艺概·书概》中汇集了刘熙载对于书法的深刻思想,其中的论述全面且严谨、系统而深刻。刘熙载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见解独到。全文共246条论述,既包含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技法、创作风格、审美特征和理想的探析,又涉及学习...
关键词:刘熙载 《艺概·书概》 书法 美学 
议《书概》对当今书坛继承与发展的启示
《书画世界》2021年第10期78-79,共2页王茂竹 
作为清代著名书法理论著述,《书概》对今天的书法继承和创新问题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取《书概》中“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德才兼备”三个方面,并由此出发谈《书概》对当今书坛继承古人、开拓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书概 师法自然 师法古人 德才兼备 继承创新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节选(扇面书法)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周时君 
自然与习古--书法创作浅谈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1年第2期156-157,共2页段为民 
我自幼学习书法,浸淫翰墨三十余年以来,以致圣先贤的书法为宗,念念不忘于钟张余烈、羲献前规。后来,又独钟于颜鲁公,深感其人中正浩然,仰慕其书宽博浑穆。从这些先贤学习书法的经历中,我领悟到学习书法的要义便是取法自然的同时也要师...
关键词:论书法 学习书法 书概 宽博 书法创作 人间世 刘熙载 取法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