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文

作品数:512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海舟陈兴才钱红梅金立义周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如东县马塘小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与写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杂文写作技巧的“理趣”
《新闻与写作》1997年第2期24-26,共3页陆士华 
杂文是一种说理文,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说理是可以说得很富有趣味的。 我们这里说的“理”字,是“道理”“事理”的意思。越是好的杂文,越是富有理趣。把道理、事理说得有趣,是杂文的一个长处,或者说是杂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的技...
关键词:杂文写作 形式逻辑 理趣 说理文 对立统一规律 逻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间接反驳 哲学思想 
谈新闻评论的“形象勾画”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1996年第6期12-13,共2页王化云 
在探讨和揭示新闻评论写作规律时,许多同仁侧重于研究逻辑思维规律,而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还不多。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漫谈说理文》中说:“我不相信文艺创作丝毫不需讲理,不用抽象思维;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感情,要...
关键词: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写作 小言论写作 形象思维 新闻标题写作 幽灵 抽象思维 说理文 研究逻辑 修辞手段 
献可替否 正反相成
《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7期16-18,共3页艺舟 
一、献可替否 “献可替否”这句成语的含义是:进献、提出应予肯定的正确意见,以代替、废止应予否定的错误意见。 这句成语源于春秋时齐国卿相晏子的话,事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公元前522年的一天,齐景公打猎回来。指着身边宠幸的近...
关键词:新闻评论写作 关门主义 论证方法 说理文 晏子 “和而不同” 齐景公 事物发展规律 幽默感 句成语 
理与气——理直气壮 气盛言宜
《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6期6-8,共3页艺舟 
理与气,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讨论的哲学领域的一对基本范畴。 气,是宇宙万物存在的质的实体和运动的力的载体。《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王充《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理与气,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有理则...
关键词:武则天 《文心雕龙》 骆宾王 《原毁》 《典论·论文》 说理文 文以气为主 孔繁森精神 中国古代典籍 国民党政府 
理与文——博学于文 约之以理被引量:1
《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5期10-12,共3页艺舟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这里引用了孔夫子的话,可是抄错了一个字。 您说对啦!孔夫子的原话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他说的那个“礼”,在后世差不多成为封建礼教的简称,而他说的“君子”,也多少含有封...
关键词:博学于文 寓理于象 说理文 封建礼教 论证方法 《水浒传》 战略退却 美的语言 封建的社会主义 “理” 
理与情——服之以理 动之以情
《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4期5-7,共3页艺舟 
一、当乎理 确乎事 酌乎情 清代学者叶燮的《原诗》,是历代诗话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部力作。其中《内篇》上下,对诗歌创作的理、事、情三要素作了精警的论述,对其他各种文体的写作,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象之赜(zé...
关键词:诸葛亮 理与情 《出师表》 《后出师表》 说理文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分析判断 诗歌创作 《原诗》 
理与事——事理相辅 即事明理
《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3期10-12,共3页艺舟 
前此诸篇,我们着重讨论了古代传记文对新闻人物通讯的写作借鉴。 从本篇起,我们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古代说理文对新闻评论的写作借鉴。 说理文要概括,要抽象、要务虚,但这种虚不是虚无缥缈,不是玄而又玄,不是空对空。立论,要建立在事实...
关键词:说理文 《谏逐客书》 新闻评论写作 写作方法 事理 《文心雕龙》 历史事实 客观事物 评论性 人物通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