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裁量

作品数:30被引量:1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兴良赵微付立庆莫洪宪何荣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知识经济》《中国商界》《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死刑裁量的程序范式构想
《环球法律评论》2023年第5期39-54,共16页孙皓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对质为中心的刑事法庭调查规程研究”(20BFX093)的研究成果。
死刑裁量基准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尚未形成令人信服的清晰界分。死刑裁量的标准化与统一化不仅是一个实体法事项,更有赖于程序领域的框架支持。尽管建构独立的量刑程序已然接近于一种共识,但死刑判...
关键词:死刑裁量 量刑程序 实证调查 教化可能性 
故意杀人罪死刑裁量机制的反思与改进被引量:3
《环球法律评论》2022年第2期131-146,共16页王复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722021BX012)。
刑法中死刑适用的条件存在较大的解释空间,理论界提出了分别从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判断是否罪行极其严重、是否立即执行的观点,这与死刑裁量的实践差距很大。有必要转变死刑适用条件的研究方向,通过应然与实然的对照,反思死刑裁量的...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 死刑裁量 罪行极其严重 量刑起点 
运输毒品罪死刑裁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8-2020年全国运输毒品罪死刑裁判文书的分析
《政法学刊》2021年第6期49-57,共9页杨彩霞 禹婷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行政犯扩张及其适用限缩研究”(19BFX061);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自由探索项目“网络时代的刑法变革:实践检验、立法调适与教义学反思”(CCNU19A06002)。
在司法实践中,查获毒品种类、查获毒品数量、坦白、认罪认罚、再犯、运输方式、运输起点、案发地点等因素对毒品运输行为人是否被判处死刑具有影响能力;查获毒品种类、查获毒品数量、主体身份、毒品流通、国际贩毒、运输方式、运输次数...
关键词:毒品纯度 运输毒品罪 死刑圈 死缓圈 Logistic模型 
民事赔偿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适用——基于61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东南法学》2020年第1期148-160,共13页刘亚男 
G省高级人民法院的61份死刑裁判文书显示,民事赔偿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适用较为混乱,突出表现为法院对民事赔偿情节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对个案中适用民事赔偿情节的标准掌握不一,对民事赔偿情节与被害人家属谅解情节的关系理解混乱。为...
关键词:民事赔偿 被害人家属谅解 死刑裁量 
故意杀人罪死刑裁量机制研究——以222起死刑改判案件为例
《法大研究生》2019年第2期75-99,共25页徐隽颖 
死刑量刑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备受关注的一大问题,在故意杀人罪中涉及死刑的判决结果的不稳定性尤为突出,实践中存在量刑情节提取不完整、考量标准不统一、量刑逻辑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此类案件的改判率极高。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二审、再...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 量刑情节 死刑裁量机制 
论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及刑罚裁量的影响——基于指导案例第685号的分析被引量:1
《法律适用》2019年第1期102-111,共10页邢文升 
介入因素是指介入到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并且可能影响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要素。根据产生的时间不同,介入因素分两种:广义的介入因素包括行为时客观存在的特殊情况与行为后才产生的介入因素;狭义的介入因素只包括后者。介入因...
关键词:广义的介入因素 狭义的介入因素 因果关系 死刑裁量 保姆纵火案 
毒品犯罪死缓的司法偏差与匡正——基于100份死缓判决书的分析被引量:8
《现代法学》2018年第5期145-158,共14页魏汉涛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风险的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的刑法保障"(13AFX011)
实证调查表明,在毒品犯罪领域存在毒品犯罪死缓适用标准不统一、处于从属地位的犯罪人大量被判处死缓、涉案毒品数量在死缓裁量中扮演的角色过重等问题。之所以毒品犯罪的死缓适用出现这些偏差,直接原因是相关会议纪要为处于从属地位的...
关键词:毒品犯罪 死缓适用 死刑裁量 规范检讨 合理回归 
论民事赔偿与死刑限制适用的关系——基于全国235份案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78-82,共5页彭赛嘉 江庆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574010);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Pdjbb0142)
实务中民事赔偿在死刑裁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事赔偿对死刑的限制作用往往受影响责任刑之情节的影响,但从民事赔偿是影响预防刑的情节角度以观,这样做欠缺合理性。从影响预防刑的角度分析,实践中赔偿数额及是否取得被害人及亲...
关键词:民事赔偿 死刑裁量 量刑情节 
案例指导制度与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被引量:12
《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19-39,共21页付立庆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故意杀人罪所公布的两个指导案例,对于该罪的死刑裁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界针对这两个指导案例的一些质疑值得商榷,其"纠偏"意义不容抹杀,且正逐渐得到实践的验证。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亲属不予谅解、手段是否残忍的...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 不予谅解 手段残忍 协助抓捕 法律拘束力 
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死刑裁量反思——贾敬龙案量刑妥当性多维分析被引量: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66-73,205,共8页陈劲阳 
贾敬龙案涉及尖锐复杂的民间矛盾,属于由矛盾激化所引发的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民间矛盾激化所致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往往情有可悯,对之是否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应当审慎、全面地考察。虽然该案判决符合三段论的形式逻辑,但通过图尔敏论证...
关键词:贾敬龙案 民间矛盾 仇恨型故意杀人罪 死刑裁量 刑罚沟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