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阳

作品数:25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论体系刑法大陆法系妥当性犯罪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想象竞合犯处断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警学研究》2024年第6期85-95,共11页陈劲阳 吴宣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行为触犯数罪,需要犯罪构成评价数次的情况。各学说的争议焦点在于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但学说内部存在着罪数本质和处断原则不对应的情况,使得罪数本质无法为想象竞合犯的处断提供依据。其本质原因在于对罪数论中罪...
关键词:罪数本质 想象竞合犯 从一重罪处断 从一重重处断 数罪并罚 
受贿罪的保护法益:基于“信赖说”的批判与反思被引量: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49-160,共12页陈劲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820003)“终身刑导入刑法衍生问题研究”
采用职务行为的公正性说、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说、公职的不可谋私利性说等学说来解读我国刑法中受贿罪的法益均存在理论破绽。对受贿罪的法益解读应着眼于国民对公权力平等对待的信赖。受贿罪的不法本质在于:破坏国民对公权力被贿赂...
关键词:受贿罪 信赖说 公正性说 不可收买性说 公职的不可谋私利性说 
融贯性:刑法修订中的实践进阶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91-98,共8页陈劲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终身刑导入刑法衍生问题研究”(19YJA820003)的阶段性成果。
自97新刑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其进行了十二次修订。纵观历次刑法修订,我国刑法在不断的修订过程中更加趋于融贯,结构上更富有逻辑,保持罪刑关系设置的协调性、均衡性。遵从反思平衡的思维方式,考察历次刑法修订在促使刑法...
关键词:刑法 修订 融贯性 罪刑关系 
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差旅费行为的定性研究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1期52-62,共11页陈劲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终身刑导入刑法衍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YJA820003)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差旅费行为的定性,我国刑法学界存在贪污说与诈骗说之争。赞成贪污说的观点肯定该行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但没有论证清楚其所利用的是何种职务上的便利。赞成诈骗说的观点否定该行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但是该观...
关键词:差旅费 贪污罪 诈骗罪 职务便利 职务消费权 
实体与程序二元维度构建犯罪论体系的考察--以铃木茂嗣“二元的犯罪论”为中心
《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9期201-209,共9页陈劲阳 
日本学者铃木茂嗣在对贝林的构成要件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二元的犯罪论,既实现刑法学上构成要件向犯罪类型的话语转换,又强调构成要件的概念复归刑事诉讼法范畴。铃木茂嗣将犯罪的评价要件事实与认定要件事实加以区分,立足于实体与程...
关键词:二元的犯罪论 铃木茂嗣 构成要件 贝林体系 
也论终身监禁规定的法律性质被引量:2
《警学研究》2019年第6期70-81,共12页陈劲阳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终身刑导入刑法衍生问题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JA820003;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中国特色反腐败国家立法问题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LZY006
关于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规定的法律性质,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代表性的有"中间刑说""与死缓有别的死刑执行方式说"以及"死缓执行方式说"等。深入检视这些观点,会发现它们均未能将终身监禁规定的法律性质准确定位。通过将分则个罪的终身...
关键词:终身监禁 不得减刑、假释 贪污受贿犯罪 
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死刑裁量反思——贾敬龙案量刑妥当性多维分析被引量: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66-73,205,共8页陈劲阳 
贾敬龙案涉及尖锐复杂的民间矛盾,属于由矛盾激化所引发的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民间矛盾激化所致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往往情有可悯,对之是否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应当审慎、全面地考察。虽然该案判决符合三段论的形式逻辑,但通过图尔敏论证...
关键词:贾敬龙案 民间矛盾 仇恨型故意杀人罪 死刑裁量 刑罚沟通主义 
徘徊在歧义与正义之间的刑法释义——网络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妥当性反思被引量:18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6期94-105,共12页陈劲阳 
学界对两高的网络寻衅滋事罪《解释》妥当性之争,实质上是解释方法选择之争,肯定说与否定说均难以令人信服。三段论的解析发现,《解释》的规定是一种法律拟制,是基于法律用语歧义而进行的较为隐蔽的法律拟制。超越解释方法之争,惟有对...
关键词:网络 寻衅滋事罪 司法解释 歧义 正义 
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规定妥当性反思被引量:1
《刑法论丛》2016年第3期75-97,共23页陈劲阳 
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的规定,与刑法整体性结构不相协调,不符合法律融贯性理念。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堵塞了国家与罪犯沟通、对话之路,不符合刑罚沟通主义理念。终身监禁规定有刑罚民粹主义立法倾向之虞,值得警惕。
关键词:终身监禁 刑罚 减刑 妥当性 融贯性 沟通主义 民粹主义 
死刑的正当性再思——交往主义刑罚理论背景下的考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08-114,175,共7页陈劲阳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4B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14QY049);2014年度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战略规划基金项目(SPF)
传统上人们对死刑的正当性主要从经验和理性两个层面来加以论证。前者立足历史与现实维度,后者主要立足报应主义和威慑论的维度。而交往主义刑罚观为死刑正当性的思考提供了新的维度。在交往主义视阈中,刑罚是社会共同体、犯罪人和被害...
关键词:死刑 正当性 交往主义 刑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