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证

作品数:33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华龙李宇铭姜良铎张喜奎魏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医师在线》《西部中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辨《伤寒论》第29条
《中医学报》2023年第4期690-693,共4页陈丽名 屈杰 谷浩荣 
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QN04);2021年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
《伤寒论》第29条因方证模糊,治法特殊,诸家对此条争议较大。该条为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本应扶正解表,却用桂枝增桂加附子汤发汗太过,伤阳损阴,进一步导致了阴阳两虚更盛的变证。临证时应先用甘草干姜汤温复阳气,再用芍药甘草汤益阴...
关键词:太阳中风证 阴阳两虚证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初见证 误治后变证 《伤寒论》第29条 张仲景 
“阴弱者,汗自出”新解被引量:1
《中医学报》2023年第2期260-263,共4页刘全喜 李成卫 
2017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经典传承(文献)”类立项资助课题项目(1000062720108);北京市技术开发横向课题项目(2180071720124)。
“阴弱者,汗自出”出自《伤寒论》,指心阳与卫阳之气不足,在阳浮、发热的前提下,卫阳不能顾护营阴而导致汗出。里虚尤其是心阳不足是该病导致汗出的关键因素;风邪袭表,阳气抗邪发热而迫津外泄是该病汗出的前提条件;营阴虚弱是汗出的结...
关键词:“阴弱者 汗自出” 汗出 营阴虚弱 心阳虚 卫阳虚 阴弱 里弱 太阳中风证 《伤寒论》 
桂枝汤结合针刺治疗太阳中风证被引量:2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1年第3期118-119,共2页刘文娟 汪小明 颉旺军 
患者女,50岁,主因发热恶风伴头痛3日,于2020年3月1日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患者3日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7.5℃,恶寒,头痛,自觉汗出,伴鼻塞,少量清涕,无干呕。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遂前往...
关键词:太阳中风 桂枝汤 针刺疗法 
《伤寒论》第38条再议被引量:2
《中医学报》2020年第12期2557-2560,共4页孙源梓 孙婉丽 张沁园 
《伤寒论》第38条为"太阳中风,脉浮紧",与《伤寒论》第2条所定义的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描述不一致,在中医史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中风之状,本当如《伤寒论》第2条所言:"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此处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症状如...
关键词:《伤寒论》第38条 营卫 太阳中风证 风寒 大青龙汤 张仲景 
桂枝加葛根汤临床治验被引量:1
《医师在线》2020年第29期44-45,共2页李灵辉 张喜奎(指导) 
《伤寒论》第14条原文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由桂枝汤加葛根组成。本方所治之病证,病机要点在于风邪侵袭太阳,经输不利。辨证要点主要包括两点:一为头颈项背部拘急、疼痛等太阳经所过...
关键词:太阳中风证 临床治验 腰背疼痛 辨证要点 风邪侵袭 太阳病 桂枝汤 汗出恶风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追问——以《伤寒论》太阳中风证及桂枝汤为案例被引量:15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7期553-556,共4页贾春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7150703)。
一个凭借肉身感知的时代,欲知机体内部的变化只能是“司外揣内”“由果析因”,并通过隐喻认知的方法表达出来。中医学病因病机学说就是这种认知方法下的产物。本文以中医病因病机为主线,以《伤寒论》太阳中风证及桂枝汤为案例,追溯那些...
关键词:中医学 病因病机 隐喻认知 伤寒论 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 
中医药术语大全(九)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2017年第1期33-33,共1页
太阳经证 证候。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营卫失和,太阳经气不利的证候。临床表现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特点。因受邪性质和体质不同,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之分。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 太阳伤寒证 太阳中风证 营卫失和 临床表现 头项强痛 证候 
基于桂枝汤证谈经方研究与临床实践
《中医药通报》2012年第4期31-33,35,共4页周启明 赵钰 梁华龙 
深入分析《伤寒论》原文,打破传统观点,认为桂枝汤证与太阳中风证是不完全相同的,桂枝汤不是止汗剂,其作用为调和营卫,芍药是不能敛的,第12条全面论述了伤寒初期的证侯,第7条论述了发病与体质的关系,第11条实为对伤寒证与中风证的鉴别。
关键词: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证 芍药 体质 
伤寒论评话 第7章 太阳中风有异同,原证变证需分清——太阳中风证的治疗被引量:1
《中医学报》2012年第7期801-803,共3页梁华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编号:2009-0001);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编号:496060303)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中各经中风证的生理情况、表现及治疗异同。方法:从《伤寒论》第12条、第13条、第42条、第45条、第95条、第15条、第24条,入手将中风证的论证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太阳中风证脉象并不是全是浮缓,尚有...
关键词:伤寒论 张仲景 张机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 
伤寒论评话 第6章 太阳中风在于营卫不谐,桂枝芍药并非敛汗敛阴——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被引量:6
《中医学报》2012年第6期673-675,共3页梁华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编号:2009-0001);河南省科技厅资金项目(编号:496060303)
目的:探讨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之关系。方法:从分析《伤寒论》第12条入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太阳中风证不等同于桂枝汤证,两者大部分相同,但并不是同一证候;②营卫失调是营气对卫气的吸引力不足,卫气对营气的约束力失常;③"啬啬恶寒...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太阳中风 桂枝汤 营卫不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