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

作品数:1870被引量:15969H指数:6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贵瑞曹建华方精云王绍强袁道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森林年龄遥感估算和应用研究进展
《遥感学报》2025年第1期70-82,共13页马勤 张旭 袁敬毅 龚梓彤 商荣 程凯 陈茂龙 谭启昀 居为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20136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YFB3907401);江苏省特聘教授项目;南京师范大学启动基金(编号:184080H202B349)。
林龄是决定森林碳汇能力及其变化趋势的关键因子。定量刻画林龄的时空差异是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趋势的重要环节。传统林龄调查仅限于森林样地,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估算范围扩展到区域及全球尺度。与林龄相关的研究在林学、生...
关键词:遥感 森林年龄 树高 生物量 碳循环 变化检测 生长方程 森林管理 生物多样性 
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对短期植被更替的响应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8期4520-4529,共10页沈亚婷 张巍 何霄嘉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7505)。
采集我国北京和云南地区约10a植被更替的0~110cm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土壤中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_(org))、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碳密度、土壤有机质O/C和土壤有机质C/N等指标的垂向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深度土壤对植被更替的...
关键词:植被更替 土壤有机质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 土壤剖面 碳循环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758-766,共9页秦文宽 李晓杰 王旭东 朱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06)资助。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
关键词: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碳循环 植物–土壤–微生物 气候变暖 
“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的挑战与应对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38-40,共3页薛领 赵威 刘丽娜 
近年来,“双碳”和国土空间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割裂。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研究“双碳”的学者不重视国土,有关国土的研究搞不清“双碳”。从现有的各类气候变化综合集成评估模型来看,其主要模块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以及各类能源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国土空间 挑战与应对 主要模块 碳循环 集成评估模型 
火山喷发对陆地植被与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张原 梁尔源 汪涛 朴世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88101)资助。
1991年,Pinatubo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态势出现停滞,这一现象揭示了地球内部系统可以通过火山活动对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大影响.近些年,火山喷发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引起科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系...
关键词:火山爆发 陆地生态系统 火山冷却效应 散射辐射 碳循环 
深时气候演变和板块运动
《科学通报》2023年第23期2979-2982,共4页胡永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41888101)资助。
碳在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流动和转化过程称为地球的碳循环.地球的碳循环过程可以划分为表层和深部碳循环.两个碳循环过程密不可分,以不同的时间变率相互交织共同维持着地球上气候平衡.古气候指标数据显示,新生代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p...
关键词:二氧化碳浓度 地球表面 板块运动 气候演变 数据显示 碳循环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及其提升途径被引量:12
《中国科学基金》2023年第4期587-602,共16页彭云峰 常锦峰 赵霞 石岳 白宇轩 李秦鲁 姚世庭 马文红 方精云 杨元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6020201)的资助。
准确评估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提升其碳汇能力对于深入认识国家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文献,本文总结了我国草地碳汇大小、空间格局及其未来趋势,并提出了提升草地碳汇的可能途径。结果发现,...
关键词:碳库 碳汇 碳循环 全球变化 草地退化与恢复 
碳的固定、运输、转移和排放过程:对地球深部碳循环的启示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23年第3期313-339,共27页陈雪倩 张立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708501)。
俯冲带背景下,碳在促进岩石熔融、岩浆起源和演化、地球深部的岩石学及动力学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碳的存在形式是由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溶流体的性质等条件控制的,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碳随板块俯冲到达地球深部,而后又通...
关键词:深部碳循环 固碳作用 脱碳作用 人为成因CO_(2)排放 
早期维管植物辐射演化与长时间尺度水循环的耦合关系被引量:5
《科学通报》2023年第12期1459-1472,共14页薛进庄 李炳鑫 王嘉树 刘乐 黄璞 熊聪慧 沈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30201,41722201)资助。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
关键词:早期维管植物 泥盆纪 古土壤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陆-海水文连续体 碳循环 
深部碳过程动力学模拟:最新进展与工作流程设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444-460,共17页赵亮 郭正堂 袁怀玉 王欣欣 沈昊 杨建锋 孙宝璐 谭宁 张卉 刘永岗 李杨 王佳敏 纪伟强 朱日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625016);科学探索奖资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板块构造运动能够在地质时间尺度(≥10^(6)年)上调节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随着观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学术界对新生代及更深时以来的地球CO_(2)演化历史获得了逐步一致的描述,这使得定量确定板块构造动力过程与大气C...
关键词:构造碳循环 构造CO_(2)模拟 边界参数条件关联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