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素质

作品数:35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严励史娜杨小东胡青夏从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政法学院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人民政坛》《神州》《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公民素质中的作用思考
《管理观察》2019年第15期75-76,共2页黄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成效显著,与物质领域相对应的精神文明方面--对公民素质的研究还很薄弱。公民素质建设是发展中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提高公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是公民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公民素质 内涵 问题 图书馆 
论提高公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问题被引量: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33期125-125,共1页杨小东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生成的。人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①而社会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众多的个人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殊的...
关键词:公民素质 社会文明 关系问题 公民社会 社会生产劳动 人类起源 社会联系 人的本质 
法治建设必须构建法治文化、提高公民素质
《青年时代》2015年第7期27-27,共1页范琳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纲领,也是中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宏伟目标。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法治的落地”。法治的落地意味着有民主的立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公平的市...
关键词:法治文化 法治建设 公民素质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建设 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中国 
树立规则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10-111,共2页史娜 
辽宁大学2011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LDQN33);辽宁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编号:WSZ201109)
"规则意识"是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态度和自觉按章办事的行为习惯,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建构现代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但公民的规则意识还很薄弱。这需要我们破除落后的文化传...
关键词:规则意识 公民素质 秩序 文化传统 
构建法治文化与提高公民素质被引量:1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59-63,70,共6页李娟 
法治文化和公民意识是影响法治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为推进法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教育的深化。要正确把握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工作的内涵、要求和关系,深刻认识构建法治文化与提高公民素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普法教育 法治文化 公民素质 
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公民素质
《神州》2012年第22期34-34,共1页郑守春 郑瑞兰 
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公民,要提高公民素质,必须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开始。化学教材中隐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素质教育内容,近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探索,实践证明,具备“五重视”(重视科学品质培养,重视...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科学素养 公民素质 
试论检察机关对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8期263-263,267,共2页黄晶 
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分析检察机关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来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并结合实实践情...
关键词:检察机关 法治文化建设 公民素质 
提高公民素质 给力铜川发展
《学会》2011年第10期45-48,共4页赵雅玲 姚红卫 
2011年4月14日,在陕西省铜川市委、市政府召开的2010年度全市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上,铜川市科协被授予201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单位称号,受到了铜川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关键词:铜川市 公民素质 目标责任考核 市政府 陕西省 表彰 
提高公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第八届中华文明论坛在延吉召开
《精神文明导刊》2011年第9期62-62,共1页
2011年8月6日至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精神文明导刊》杂志、中共吉林省延吉市委宣传部、延吉市文明办联合举办的“提高公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第八届中华文明论坛”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文明办近百位代表...
关键词:中华文明 文明城市 公民素质 论坛 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精神文明 吉林省 
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第7X期87-87,共1页曹晓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用二十八个字描述了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的主旋律。高素质的公民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素质公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