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管

作品数:7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慧敏梁高燕赵清林陈一平王立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议《诗经·邶风·静女》“彤管”“荑草”之英译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178-181,共4页于阳 
笔者聚焦于《诗经·邶风·静女》中两个充满象征涵义的关键词——“彤管”和“荑草”。通过引用前人在心理学、符号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本研究选择古汉语语义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分析,并针对各英文译本进行了比较和批评。研究发现,多数英...
关键词:《诗经》英译 彤管 荑草 意象 
彤管贻芬——从《绿槐书屋肄书图》题咏看张纶英书家形塑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8-72,共15页万新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典绘画品评体系的内在逻辑与现代重构”,项目编号:23BF092。
晚清阳湖女书法家张纶英书学北碑,知名当时,广受追捧。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月,上元画家朱龄慕求张氏书作,以《绿槐书屋肄书图》为请。之后,张纶英弟曜孙广邀诗友题咏唱和,书名远播,引来一片赞誉,勾画出从邓石如,到阮元、张琦,到包世臣...
关键词:张纶英 张曜孙 《绿槐书屋肄书图》 碑学 书家 形塑 
古史辨《静女》公案的再审视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季品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诗经学与文学研究”(19BZW167)。
本文以《古史辨》第三册《诗经》部分的经典案例——《静女》篇的相关论辩文字为出发点,集中讨论解决《静女》篇公案的三个核心问题。笔者积极汲取古史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如“彤”字的语用条件、《诗经》语篇结构与叙述逻辑的关联等;...
关键词:古史辨 《静女》 彤管 
《夏日绝句》三解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8-10,共3页周建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先说异文。诗题,《彤管遗编》《名媛诗归》《章丘县志》《绣水诗钞》作“夏日绝句”,《李清照集校注》(中华书局,2020)作“乌江”。“生当作人杰”,“作”也作“为”;“死亦为鬼雄”,“...
关键词:生当作人杰 名媛诗归 彤管 绝句 历朝名媛诗词 遗编 诗题 章丘县志 
彤管慈教——明清“母师”传统与家风建设
《黑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167-169,183,共4页郑皓怡 
中国自古重视母亲的教育职能,明清时期,随着女教书逐渐普及,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尤其是在父亲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大量女性参与到家庭教育中的过程,也是明清女性修改正统观念的过程。明清时期盛行的“母...
关键词:明清 母师 家风建设 
羞涩古人的“磕糖”爱情
《风流一代》2023年第19期47-47,共1页沈嘉柯 
静女其姝,侯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蜘踊。静女其变,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怪女美。自牧归美,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读那些上古时候的爱情诗歌,会发现有一点点不同于现代的乐趣,比如...
关键词:《静女》 诗歌总集 《诗经》 彤管 爱情诗歌 静女 城隅 美人 
彤管折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18期22-23,共2页
人们常说,苏家三位公子的才气加起来也比不上苏砚半分。苏砚也觉得自己是与寻常女子不同的。她是家中的小女儿,有爹娘疼着,哥哥们宠着,她愿意读书识字,爹也乐得教她。因而苏砚并没有困于闺阁,活在针线脂粉中,而是早早被领进了由经史子...
关键词:经史子集 彤管 读书识字 
等待一个“萌”故事
《中学生百科》2023年第14期39-42,共4页麻春雅 金毛羊(图)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邺风·静女》我很喜欢一个字——“萌”。那是挣脱黑夜从东山蹦出的一缕阳光,是无惧高度在枝...
关键词:彤管 静女  
“实”与“虚”:朝鲜王朝的“女史”——兼与中国古代“女史”比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1-51,142,共12页张光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SS002)。
朝鲜王朝的“女史”作为职官并不见诸其官方典籍制度,但也随侍王后,参与一些宫中仪节,为王妃提供顾问,甚至为国王管理文书,实质上承担一定的宫中礼职和文职工作。虽然朝鲜君臣较为看重传统的“女史之法”在监戒宫闱、记功书过等方面的作...
关键词:朝鲜王朝 “女史” “彤管” 女德 
合向吴侬彤管说 好将书上粉彩瓷——清代粉彩供碗鉴赏
《东方收藏》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宋文敬 陆卫宁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其中,清代粉彩工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粉彩是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起源于康熙年间,雍正时期达到高峰,乾隆时期得以延续,尽管清末粉彩技艺与前期相比稍显落后,但不影响其整体价值。粉彩瓷光泽透亮...
关键词:清代 粉彩 供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