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

作品数:6684被引量:2266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经盛鸿孙宅巍张连红张生王卫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京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贝德士与田伯烈之《侵华日军暴行录》编撰始末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50-156,共7页徐炳三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日本对华宗教调查及其政治目的(1900-1945)”(15YJ770039)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记者田伯烈在编撰《侵华日军暴行录》的过程中,得金陵大学教授贝德士襄助最多。他在该书筹划阶段即与贝德士讨论,并从后者及其同仁处获得大量核心文献。田伯烈仅用四十余日即完成初稿,期间分批将稿件邮寄给贝德士。贝德士对田伯烈...
关键词:田伯烈 贝德士 《侵华日军暴行录》 南京大屠杀 
“宣抚”还是控制:后大屠杀时期南京的卫生行政
《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144-150,共7页张慧卿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实施大屠杀暴行后,南京城市环境卫生恶化,传染病疫情一触即发。为稳定南京社会秩序,日本侵略军当局派遣南京特务机关进行所谓的医疗"宣抚",同时还监督和控制伪政权建立一套符合日本占领军利益的卫生行政体系。此...
关键词:后南京大屠杀时期 日本侵略军当局 伪政权 卫生行政 
仇恨与记忆: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中的情感引导被引量:5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129-134,156,共7页李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仇恨情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中一个敏感而重要的话题。以何种情感铭记历史,铭记怎样的历史,如何通过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景?这些都是在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人类生物学本能的仇恨情感在社会...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仇恨 情感 记忆 历史教育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被引量:11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36-42,共7页王卫星 
80年前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民尤其是南京人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法忘却的伤痛记忆。战时及战后初期,随着幸存者、亲历者日记和回忆的广泛传播,以及对日军在南京暴行的调查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南京大屠杀广为人知,其个人的伤痛记...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历史记忆 世界记忆遗产 和平愿景 
政治叙事、言说空间与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操作被引量:8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43-49,共7页王广涛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战时对中国犯下的代表性战争罪行,也是影响当今中日关系走向和解的症结之一。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如何被记忆和传播直接关系到战争责任和历史认识的传承,但是目前在日本国内,否定或者忘却大屠杀俨然成为主流。这种否定和...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历史记忆 政治操作 朝日新闻 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官对日军南京暴行的反应与应对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145-150,156,共7页王卫星 
从日军攻占南京的第二天起,一些日本外交官和领事官员即随日军陆续返回南京,其目的在于"协调"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外交纠纷。返回南京后,面对日军的暴行,日本外交官并没有有效手段加以阻止。作为日本...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日军暴行 日本外交官 反应与应对 
南京大屠杀时期美日间的外交折冲——以“阿利森事件”为中心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151-156,共6页董为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京大屠杀前后西方国家对日外交问题研究"(12LSB004)的阶段性成果
日军进攻南京时,击沉了美国炮舰"帕奈"号,引起两国关系紧张。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方为缓和对美关系同意美使馆人员最早返回南京。美国外交官阿利森在调查日军侵入美国产业拖走中国妇女强奸的罪行时,遭到日军士兵的殴打。美国政府就"阿利...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阿利森事件 侵华日军 美国政府 
国民政府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宣传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143-151,共9页经盛鸿 孙宗一 
国民政府于抗战发生后新成立"国际宣传处",承担对外宣传的重任。该机构在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方面,进行了六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把南京大屠杀这一"远东大陆上黑暗吞噬光明的最疯狂的一幕"展现在全世界人民...
关键词:国际宣传处 对外宣传 南京大屠杀 
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被引量:5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42-151,共10页经盛鸿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进行了严肃的审理与庄严的判决。但是过去史学界对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研究较多,而对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研究不够,甚至重视...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合法性 严密性 权威性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真实与理性——张宪文教授访谈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52-156,共5页张宪文 
为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的历史意义,本刊邀请南京市档案馆夏蓓和南京大学吕晶与《南京大屠杀全史》主编张宪文教授展开对话,就《全史》的宗旨、意义和学术创新等多方面为读者进行专业性...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张宪文 教授 理性 南京市档案馆 历史意义 南京大学 学术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