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情调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海英吴笛杨经建吴丹李冶孜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湖南省委更多>>
相关期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文学评论》《浙江学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氛围气”的写法——谈陶少鸿的《墙上的脸》
《东京文学》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孟庆澍 
出身南方的小说家,笔下往往更擅长描写所谓的“氛围气”。我这么说并没有什么确切的依据,但自从现代白话小说出现,这一倾向就若隐若现,不绝如缕,以至于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项不证自明的“小传统”。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总是带有哀...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写法 自叙传小说 白话小说 颓废情调 文化身份 诗化小说 乡土小说 
苏童小说与晚唐诗风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杨经建 吴丹 
苏童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先锋"姿态中的一种"古典"守望。严格地说,苏童小说的"古典性"主要呈现在与晚唐诗风的家族相似性上,这种关系性建构又是通过"江南文化"来勾兑和通融。其具体表现为:在创作思维上,想象和意象在苏童小说创作...
关键词:晚唐诗风 苏童小说 唯美主义 小说创作 颓废情调 家族相似性 现代性焦虑 古典性 
对生活的憎恨:郁达夫小说“颓废”情调新论被引量: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李冶孜 
郁达夫的颓废表现为他对生活的憎恨。在他前期的生活中,郁达夫基本没有享受过成功,也没有真正体味过情感的滋润。留学回国后的1923年郁达夫在小说中突出了"零余者"形象,以把自己放逐在社会边缘来凸现自我、反对生活。郁达夫在作品中较...
关键词:郁达夫 颓废 憎恨 
《花一般的罪恶》的唯美表现
《文学教育》2008年第24期100-101,共2页黎远木 
邵洵美(1906—1968)是现代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他的诗集《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充满着浓厚的唯美——颓废情调,表现丁作者由对人生的失望转而沉湎于“颓加荡的爱”,陶醉于色的诱惑,声的怂恿,动的罪恶,歌颂死尸、坟墓...
关键词:唯美主义 罪恶 颓废情调 邵洵美 诗集 天堂 歌颂 诗风 
浅论三十年代前后左翼叙事文学的颓废情调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89-90,共2页李正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在突出革命主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颓废情调。一方面表现在内容上的颓废叙述,一方面表现在选题上的颓废倾向。
关键词:左翼叙事文学 时代背景 颓废情调 
郁达夫小说作品中颓废情调的意义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李晶 
本文解析了郁达夫小说作品中的颓废情调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了这种颓废情调与“五四”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联系,这种觉醒不仅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的觉醒,同时还有人作为进化物的一种精神上的觉醒。郁达夫作品中的这股颓废情调还饱含...
关键词:颓废情调 人的觉醒 人的文学 爱国情怀 
论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独创性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31-136,共6页吴笛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运动尽管在哲学思想和艺术技巧方面受到西欧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无疑具有独特的品性。其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展现世纪末情绪和颓废情调,表现内心世界的强烈的矛盾对立与冲撞;神化"自我"...
关键词:象征主义 颓废情调 自我神化 “瞬间”真实 
试论郁达夫小说的“颓废”情调被引量:3
《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104-109,共6页陈海英 
郁达夫是个旷世奇才 ,他的独特创作风格 ,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世人对其小说中所流露的颓废情绪的评论 ,总是有所顾忌。“颓废”作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最醒目的情绪性精神特征之一 ,是特定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审美情趣结...
关键词:郁达夫 小说 “颓废”情调 创作风格 “零余人” “情欲”主题 
成语辨析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2年第11期42-42,共1页唐功杰 
关键词:成语辨析 《史记·殷本纪》 颓废情调 谈话节目 靡靡之乐 白费口舌 《中国青年报》 陈源斌 实际运用 电话铃响 
也说媚俗
《今传媒》2001年第1期35-35,共1页郭宇一 
关键词:大众化 审美情趣 《巴人》 《下里》 文学艺术 作品 “媚俗” 道德建设 似与不似之间 颓废情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