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美

作品数:29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疆康勇王圣王建疆申喜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美与时代(美学)(下)》《北方音乐》《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讯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4-24,35,75,187,共4页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作者:王建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书对别现代主义哲学和审美学的27个范畴与命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美学”进行正名的同时,展示了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学科属性、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审美学 现代主义艺术 跨越式停顿 内审美 全新认识 学科属性 当代审美 王建疆 
审美教育:从他者走向自由
《师道(人文)》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成旭梅 
何为美育?言说不一而足,近现代学界比较允和的表述约为蔡元培先生于1912年2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所言之“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及先生于1917年4月于《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所言之“盖...
关键词: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先生 审美教育 内审美 美育 三个关键词 陶养 实体世界 
内审美理论视域下梦的审美意识
《湘南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6-80,87,共6页吴梦雯 
自弗洛伊德释梦研究后,无意识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潜在意识”引起西方学者广泛关注。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中,早已展现出对主体审美意识的关注,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内审美理论是一种关注审美主体个体性、特殊...
关键词:内审美理论 梦境 意识 潜意识 
多维视角下的别现代主义内审美理论建构
《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52-61,共10页彭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别现代语境中的英雄空间解构与建构问题研究”(15BZW025)。
王建疆的别现代主义内审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美学理论,也是别现代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释道文化为别现代主义内审美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内审美理论根植于儒释道文化中并凸显出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文艺理论为别现...
关键词:内审美 儒释道 文艺理论 神经美学 
对意境生成所涉核心问题的梳理与探讨——以王建疆的文论研究为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简圣宇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20BZX131)。
意境生成相关的核心问题需要在现代学科框架下进行重审,王建疆意境生成论的学理价值在于他细致而深入地推动了这一工作。其所提的“内审美”概念在文论研究中能将意境在意识中的具体生成样态阐释得更为清晰,而其所提的“修养美学”概念...
关键词:意境 内审美 自然 景物 
“内审美”视角下的《南京·南京》
《文学少年》2021年第14期0389-0389,共1页丁龙海 
标注:受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2016030)资助
电影《南京·南京》是再现南京大屠杀的爱国影片。本文在“内审美”的视角下,从影片所反映出的“内审美”与情 感、崇高、和希望的关系出发,重新解读电影《南京·南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影片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
关键词:内审美 情感 崇高 希望 
论武侠影视文本中的"神妙"审美形态——以《卧虎藏龙》为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03-106,共4页孙瑞雪 
"神妙"作为中国古典审美形态,具有形而上的"内审美"超越性,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无限的道的追求和大自由精神.李安的电影文本《卧虎藏龙》着眼于"神妙"超越形式的特征,不拘泥于武侠动作招式,而是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表达,在角色打斗中延伸...
关键词:神妙 武侠 超越 内审美 自由 
继往开来 别具一格——王建疆教授美学思想评述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年第12期16-21,共6页杨增莉 
王建疆先生的美学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调节审美理论建构,第二阶段为人生修养论美学,第三阶段为别现代主义美学。王建疆的美学思想是在主义与形态的辨证关系中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的。他的自调节审美是遵循现代科学方法论...
关键词:王建疆 别现代 别现代主义 自调节美学 内审美 美学敦煌 
别现代的空间遭遇与时代跨越被引量:14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32-46,共15页王建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别现代语境中英雄空间的解构与建构问题研究>(15BZW025)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A-0233-16-002014)成果
别现代理论是基于中国当下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社会形态并置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当下学术话语创新的一次实践。它是对别现代时期社会现实、学术思想、美学发展、艺术创作等方面所产生的诸多现象的反思,是一种社会形态分析批判理论,...
关键词:别现代 空间遭遇 时代跨越 人生论美学 内审美 
内向性思维、内审美形态与中国传统文艺之关系新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6-41,共6页王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审美形态研究"(11XZW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审美理论研究"(10YJ751076)
建立在认识论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对象性思维,把审美局限在了感官与对象的对立统一中。而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内向性思维基础上的内审美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形态,具有超越对象性思维的特点。内审美现象始终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
关键词:内向性思维 对象性思维 内审美 艺术创作 艺术欣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