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作品数:3495被引量:272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典刘森林朱彦明黄怀军孙周兴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
《现代哲学》2022年第5期98-103,共6页韩王韦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发展,尼采与德性伦理学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麦金太尔把尼采放到德性伦理学的对立面,索罗门把尼采理解为亚里士多德式德性伦理学家,斯旺顿认为尼采提供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
关键词:尼采 亚里士多德 德性 德性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运动 
京都学派与虚无主义——以阿部正雄为中心
《现代哲学》2021年第4期74-82,共9页廖钦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京都学派与海德格尔哲学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17YJA720004)。
京都学派与欧洲虚无主义之间关系的讨论,以西谷启治的《虚无主义》一书为代表。阿部正雄接其后,援引海德格尔的尼采论,继续追问尼采虚无主义的问题,并借此开出东西方哲学与宗教对话的平台。阿部的“空-非佛非魔”的宗教哲学,在他自身“...
关键词:京都学派 阿部正雄 虚无主义 尼采 海德格尔  
谁是虚无主义的“极致”?--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中的马克思与尼采思想比较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7-12,共6页张红军 
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马克思美学与虚无主义关系研究”(2015-ZD-259)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马克思和尼采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完成,都是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都属于追问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因而都是虚无主义的极致。但是实际上,马克思思想已经不再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因而不...
关键词:虚无主义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尼采 马克思 
弱者的民主制还是强者的等级制——政治哲学中的尼采与虚无主义问题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5年第5期23-30,共8页陈浩 
尼采区分了两类不同的虚无主义:以一切价值丧失其有效性为主要内涵的"普遍虚无主义";以主体信奉消极否定类型的价值为核心关注点的"特殊虚无主义"。后期尼采更多是在后一层意义上讨论虚无主义的起因、根源和克服途径。尼采认为,特殊虚...
关键词:尼采 虚无主义 弱者 强者 等级制 
克服现代性-虚无主义的一种尝试——论卡尔·洛维特对该问题的思考
《现代哲学》2015年第5期31-35,共5页李哲罕 
德国哲学家卡尔·洛维特对整个西方思想史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他对现代性-虚无主义问题有非常深刻的——通过借助与批判尼采和海德格尔所实现的——认识。他对现代性-虚无主义的克服方式是通过布克哈特回到斯多葛式的自然。他这种复归...
关键词:洛维特 尼采 海德格尔 布克哈特 现代性-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与现代性批判:尼采与马克思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15年第1期34-41,共8页张文涛 
尼采与马克思在生存时代、哲学观念、思想气质等方面,均有很强的可比性,而且在他们与西方现代性的批判性关系上面,尤其如此。早在百余年前,尼采便已明确提出"现代性批判"的概念,而近年来国内学界也已越来越注重从"现代性"这一重大理论...
关键词:尼采 马克思 虚无主义 现代性批判 
“虚无”的颠覆与再奠基——从海德格尔“尼采问题”解释的限度来看
《现代哲学》2014年第2期9-15,共7页乔戈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如何克服‘虚无’--马克思与西方虚无主义思想谱系及其表现形态的关系研究"(13YJC720032);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项目(2011-XZQZN17)的资助
海德格尔"塑造"了一个以"颠倒柏拉图主义"的方式完成西方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的尼采形象。但事实上,尼采本人却试图通过重新"复苏"古希腊史诗和悲剧的艺术精神以及"竞赛"精神,以颠覆整个柏拉图主义的框架。其"艺术"观念并不能等同于柏拉...
关键词:虚无主义 尼采 海德格尔 艺术 柏拉图主义 
民主:一场虚无主义运动——尼采的一个不合时宜的评判
《现代哲学》2014年第2期16-23,共8页汪希达 
与我们通常把现代民主运动看成是历史进步,认为民主是一种普世价值的观点截然相反,尼采对我们的时代做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评判,认为包括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内的现代民主运动,实际上都是对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继承和世俗...
关键词:民主 平等 虚无主义 基督教 社会主义 
“虚无主义:尼采与马克思”会议简报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4年第1期128-128,共1页连杰 
2013年12月6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政治哲学研讨会之三——虚无主义:尼采与马克思”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锡昌堂420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对主题感兴趣的师生联合广州地区同仁酝酿、发起,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虚无主义 会议简报 尼采 社会政治哲学 中山大学 中国现代化 广州地区 
超验道德与生命虚无——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及其意义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2年第3期17-24,共8页杨茂明 
尼采立足于感性生命的基础性、多元性及创新性这一生存现象学立场,把基督教超验道德解释为颓废生命的虚幻的价值表达,揭示了其否定现实生命的存在意义及其美好达成的虚无主义实质。他认为,基督教道德的禁欲主义否定了人的本真感性及其...
关键词:基督教道德 虚无主义 感性生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