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托邦

作品数:34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勤刘增城程志敏韩雪临程党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理论与改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龙岩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牵挂
《群言》2013年第5期28-28,共1页石鹏飞 鲁瑛 
牵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由一个一个牵挂构成的,这样,生活才充实。所以,所谓无牵无挂的“逍遥游”,实在是个鸟托邦。
关键词:牵挂 生活 逍遥游 鸟托邦 
阅读的温度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3年第4期1-1,共1页王健 
在这个影像无处不在的年代,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坐下来,静静地去触摸文字?我们已经很累了,为生计疲于奔命,生活被压缩成一串数字,逼得我们喘不过气。这时候需要的,无,非是休闲,影像的世界带给我们直观的享受,让我们暂时放下...
关键词:温度 阅读 无所适从 鸟托邦 影像 成一 苦闷 
电影里的教育
《青年博览》2013年第6期35-35,共1页胡儿 
好的电影大概大多将教育藏在了镜头之外。《死亡诗社》,一个于当下环境相比近似鸟托邦的故事:教师基建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不一样视角看世界……
关键词:教育 电影 《死亡诗社》 鸟托邦 学生 校史 教师 理想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1年第7期1-1,共1页李政涛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鸟托邦式冲动的警惕:以...
关键词:教师 宇宙 精神 知识生产 日常生存 研究者 鸟托邦 理想 
艺术乌托邦的建构——论田汉早期艺术观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4,共2页李霞 
田汉早期悲剧创作和戏剧活动是他艺术乌托邦理想的重要体现,代表着艺术宗教的审美信仰,体现了人类困境中的超越精神。本文从剧作家的精神传承与审美理想、早期悲剧创作及艺术运动的实践及对生死的观照和超越中证明,在现实和精神彼岸建...
关键词:田汉 早期 艺术现 鸟托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由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亲和力方面还有欠缺,导致课堂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建议以课堂语言为突破口,从巧用多种形式的导入,借鉴、运用网络先进文化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入手,实现课程优化。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3-17,22,共6页余维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生态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10YJC71007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研究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转向研究”(MKS1010) 简论儒佛融合
生态社会主义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然而却由于该理论的内在缺陷和矛盾而显露出浓重的乌托邦特征。根源在于生态社会主义在“生态学”理想和“人本”关怀间徘徊,虽然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却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一生态社会主义 鸟托邦 社会主义 
没有成本的财富增长注定会战为鸟托邦
《经济展望》2011年第2期168-168,共1页
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表面上,中国花团锦簇,经济多年在高位运行,从2004年到2007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发展质量恶化,直接表现就是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无...
关键词:财富增长 鸟托邦 成本 资金使用效率 贫富差距 2007年 GDP 市场效率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道德乌托邦略论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2期63-72,共10页李宝明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乌托邦具有突出的道德性特征。"人类均力"的无政府理想社会、机器化的大同理想社会、无政府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等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蓝图,显示出近代政治思想变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无政府主义乌托邦的道德性与批判性...
关键词:中国 近代 无政府主义 鸟托邦 道德性 
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社会主义回归——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商情》2010年第15期37-37,共1页姚振飞 
本文将在解释《鸟托邦》房屋供给体制之后,应用模型来分析问题、指定战略,以求对后继研究有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鸟托邦 轮换房屋 房屋供应体制 
陌生女人的命运,还是,茨威格的命运?——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年第9期15-15,共1页申霞玲 
在《俄狄浦斯王》悲剧中,“命运”被描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越是想挣脱命运,就越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或许正是受这种“悲剧命运”的影响,在茨威格的世界里,我们发现,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小说中的陌生女人,都似乎有一种先验的...
关键词:命运 陌生女人 鸟托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