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伦理学

作品数:39被引量:1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巍罗蔚张薇万雪梅龚群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现代哲学》《学习月刊》《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剧《重启人生》:女性主义影视作品新尝试
《艺术研究快报》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郭晶晶 
在海量女性向文本中,日剧《重启人生》落脚于女主角多次重生的生活实践及其精神成长,成为2023最值得关注的日本影视作品。本剧打造了女性主义的全新文化,在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下实现了性别置换,以主角的多次人生体验构建了日本影视作品...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伦理学 女性友谊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基于2015—2020年研究成果的描述分析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89-96,共8页肖巍 石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ZH108);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2021THZWJC35)。
纵观2015—2020年中外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女性主义伦理学嵌入政治、生命、教育等与当代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主题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课题。在政治方面,各国学者结合女性主义伦理学理论,为公共政策的提...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学 女性主义 关怀伦理学 
女性主义伦理学对于生命的认知:一种整合性思考被引量:6
《求索》2021年第2期51-58,共8页肖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Karl Jaspers精神病理学的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YJAZH108)
生命历来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即便在女性主义伦理学视域内,也难以获得一个系统的、包罗万象的,以及被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然而综合起来看,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在生命认知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理论从不同方向——政治伦理、...
关键词:女性主义 伦理学 生命 
从女性主义伦理学角度论证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死观——对《达洛维夫人》的伦理分析被引量:2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年第12期1617-1621,共5页姚丹丹 刘丹翎 
2017年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基于ACSI的MOOC/SPOC满意度测评模型建构及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实证研究”(2017YB155)项目支持;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POC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改革及质量评估模型研究”(SGH17H393)支持。
以女性主义伦理学为理论背景,通过分析伍尔夫意识流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克拉丽莎的内心世界,探讨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悟,以此来挖掘伍尔夫在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死观。通过对文本和人物深...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学 生死观 向死而生 
电影文本的伦理学多维思考——以《心火》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9期102-104,共3页夏曼丹 
影片《心火》是好莱坞电影公司1997年出品,由苏菲·玛索、斯蒂芬·迪兰主演的一部爱情题材电影,更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伦理意味的作品。从联系情境而非抽象的准则出发,以一个全新的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来解读《心火》,无疑会帮助我们对影...
关键词:《心火》 女性主义伦理学 性道德 
从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重释《我弥留之际》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7年第11期20-21,共2页康毅 刘丹 
作者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61批):伊丽格瑞性别差异理论的主体间性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15WWC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WY2016035-B);教育部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HEUCF161210);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WY2016067-C);(WY2015084-C);(WY2015085-C);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福克纳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凭借当代欧陆理论家露西·伊丽格瑞的视角,从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重新阐释经典作家威廉·福克纳尚未被充分研究的短篇小说《我弥留之际》,发现福克纳是超越南方作家标签的一位伟大预言家。在伊丽格瑞性别差异伦理学的参照下,发现小说不...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 女性主义伦理学 伊丽格瑞 福克纳 
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女性主义伦理学关照下的《觉醒》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0X期118-119,共2页张莉 
本文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来探讨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艾德娜这一形象,通过比较作品中两位女性因其对'他者'地位的不同态度而导致的截然不同的命运表明在男权规训下女人是作为'绝对他者'的存在。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 《觉醒》 “绝对他者” 
《时时刻刻》象征性意象分析——以女性主义伦理学为视角被引量:4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55-59,共5页孔德猛 班高杰 WU Hua-wei 
以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解读《时时刻刻》中的流水、男人和鲜花等象征性意象,探讨女性死亡、性别消解和关怀伦理等问题,揭示出女性不能仅仅以男人的关爱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终极源泉。女性通过死亡、离家出走等方式是摆脱男人束缚、寻求独...
关键词:《时时刻刻》 流水 男人 鮮花 
易受伤害性: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4期150-151,共2页肖巍 
一、易受伤害性概念。首先,易受伤害性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没有人能摆脱决定其权利得以实现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有些伤害直接来自于社会关系,也需要通过这一关系对于受伤害者作出反应。其次,易受伤害性是一个...
关键词:女性主义伦理学 伤害 阐释 社会关系 权力结构 多维度 概念 关系性 
从女性主义伦理视角解读影片《心火》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7期104-106,共3页夏曼丹 
影片Firelight,中译名《心火》,是好莱坞电影公司1997年出品、由威廉姆·尼克尔森编剧兼导演、苏菲·玛索、斯蒂芬·迪兰主演的一部爱情题材电影,更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伦理意味的作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命运多舛,待她走出重重道德困境之...
关键词:《心火》 女性主义伦理学 关怀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