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性

作品数:72被引量:10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贺雪峰李平菊赵先明陈柏峰李婷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末隐士书家群体流派性研究——以杨维桢、倪瓒、吴镇为例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23期24-26,共3页王宣懿 
元代是隐逸之风盛行的朝代。元代末期,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一大批隐士书家,他们聚会雅集交流书画,在艺术方面强调个人性情抒发,反对一味仿古,形成了与赵氏传统典雅书风相对立的隐逸书风。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书法审美惯性,提升了文人书家...
关键词:元末 隐士书家 隐士书法 风格与流派 
刍议西晋河东卫氏书法的流派性——从传承性的角度来探析
《莲池周刊》2024年第13期0057-0059,共3页田佳 
田佳 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兴起,使书法传承集 中在上层贵族,形成书法世家。博陵崔瑗、崔寔父 子,敦煌张芝、张昶兄弟,陈留蔡邕、蔡文姬父女,颍 川钟繇、钟会父子,因传承性不强,多则两代而亡。
论民国时期全真千峰先天派“性”与“命”内丹修炼思想
《老子学刊》2022年第1期219-230,共12页赵芃 
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批准号:中央统战部“统办函”[2018]576号)的专项研究成果
道教全真千峰先天派是民国时期全真龙门支派之一。全真龙门第十一代传人赵避尘,道号顺一子,自民国九年(1920)五月普渡弟子八百人,传千峰先天派,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立教宗旨蕴含着“先性后命”的修炼原则、“与性合一”的修炼路径、“...
关键词:全真道教 千峰先天派 内丹思想 
村级政治的派性逻辑与投机型经纪被引量:6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30-139,共10页张红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18VXK005);台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专项课题(19GHQ03)。
村级政治运转的派性逻辑是乡村治理低效的根源。“向内人情”催生“派性逻辑”,村级政治陷入宗族派系掌控之中。为此展开的复杂化制度安排却束缚了治理活力,造成“制度过载”格局。村庄官僚通过“策略规避”逃脱制度制约,继续依据“向...
关键词:人情 村干部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有效治理 
崇党性去派性
《江淮》2021年第6期50-51,共2页吴良伦 
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有着多重角色和身份,在社会是公民,在家庭是人子(女)或人父(母),在单位是领导或职工。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经常问一问“我是谁”“我是谁的人”,以免角色错位、身份麻痹,十分有益。“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
关键词:党员干部 角色错位 现实生活 党性 党的干部 多重角色 公仆 党的事业 
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沈顺福 任鹏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传统儒家心灵哲学研究”(20FZXA005)。
心灵问题依然是魏晋玄学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玄学家们将人心分为自然心与有为心。其中,自然心即性,为生存提供保障,有为心为人类的积极进取提供动力。针对汉代儒家过度重视有为心所带来的弊端,玄学家们用本末论范式,调整了自然心...
关键词:玄学家 自然心 有为心  
村两委选举中妇女派性竞争研究——基于北京市W村的驻村调查被引量: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76-83,共8页王敬 辛巧巧 海莉娟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8年度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GC2018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840012);河北经贸大学国家课题培育项目(2018PY05)。
“派性”是华北村庄政治生活中凸显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村庄派性政治的研究逐渐增加。由于村庄的派性结构是在“男性主位”的文化沉淀中形成的,因此对女性在派性框架内政治参与的研究很少。通过在北京市W村对村干部以...
关键词:派性 妇女 政治参与 华北村庄 
难以“同归”的“殊途”:民国“边疆/民族”研究中的“派性”与“派系”
《华西边疆评论》2019年第1期60-71,共12页熊芳亮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民国时期的"边疆/民族"研究有一个简单的"二元区分":属于或倾向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进步力量,以及属于或依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势力。这种以政治或党派立场进行的区分,在分析和解读国共两党"边疆/民族"政策的不同取...
关键词:边疆 民族 派性 派系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内涵及当代启示——基于两种对立认识论路线批判的视角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1-4,20,共5页刘晓玉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革命导师列宁的哲学名著,以往学界在对其哲学内涵的挖掘中,侧重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中关于“物质”定义首次提出的阐释。基于两条对立认识路线批判的视角,分析列宁在全书中的论证逻辑思路,以及对哲学党派原...
关键词:实践第一 哲学派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派性政治激化的制度因素——以浙东D村的派性斗争状况为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舒丽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SH023)
浙江地区的派性政治成为困扰基层秩序的重要问题,亟待厘清。既有研究认为村庄社会基础尤其是利益密度是派性激化的重要因素,实践发现资源匮乏的村庄也陷入激烈派性斗争的怪圈。制度因素是激化派性的又一重要变量。制度的消极作用主要体...
关键词:派性政治 资源匮乏 民主选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