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条款

作品数:59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忠曹明德徐小奔王成侯东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民法典》第996条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81-85,共5页王秀丽 鹿慧磊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权利构造研究(2022AH052933);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民法典》视域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新发展(2022skxm005)。
《民法典》第996条在性质上属于真正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包括存在违约行为、人格权受损和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三个适用条件。为扩大法条适用范围,可将“人格权”扩大解释为包含“人格利益”。至于不属于人格利益的纯粹精神利益,可...
关键词:《民法典》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司法适用分析——以《民法典》生效后364个合同纠纷案件为例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8-23,28,共7页桑雨婷 阿依加马丽·苏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FX106)。
《民法典》第996条规定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该条款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未履行或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致使对方在除经济利益外的方面遭受精神上的伤害和困扰时,守约方可在违约之诉中主张...
关键词:违约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 司法实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范围的反思和厘定——兼论《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条款被引量:3
《经济问题》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王斐 朱昊 
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22ZDA109)。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 适用范围 《民法典》 
《民法典》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的司法适用——基于《民法典》生效后202个案例的实证考察被引量:9
《财经法学》2023年第1期92-105,共14页许素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18ZDA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法典》第996条系真正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该条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属于违约责任,守约方可直接在违约之诉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而无需再绕道侵权之诉。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以守约方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为前提条件,也适用于其他可能导...
关键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精神利益 人格权 
快递服务合同中未保价限额赔偿条款问题研究
《物流科技》2023年第4期86-88,共3页徐栋梁 
快递行业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因快递而引起的法律纠纷也逐年增多,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因快递服务合同中未保价限额赔偿条款而引起的纠纷。未保价限额赔偿条款作为快递企业事先拟...
关键词:快递服务合同 未保价限额赔偿条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 
公法视野下的《民法典》生态损害赔偿条款解析被引量:13
《行政法学研究》2022年第6期41-58,共18页巩固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源国家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监管权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BFX172)。
生态损害赔偿是旨在救济环境公益的公法责任,与传统侵权存在理论和实践不适应性。从“公法责任”角度看,《民法典》“生态损害赔偿条款”不是私法规范,而是基于特殊原因规定在《民法典》中的公法规范。就表述内容来看,该条款也不是单一...
关键词:《民法典》 生态损害赔偿条款 生态损害赔偿 公法责任 
“受伤”的茅台酒:限额赔偿条款不是快递公司的“免赔金牌”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14期36-38,共3页黄硕 
桂先生通过A快递公司邮寄单价过万元的3瓶茅台酒。20天后,收件人收货时发现其中一瓶茅台酒瓶颈处断裂,酒已漏光。桂先生以快递服务合同纠纷为由将A快递公司起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朝阳法院)。朝阳法院会支持桂先生的诉讼...
关键词:快递服务合同 北京市朝阳区 诉讼请求 限额赔偿 茅台酒 快递公司 收件人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模式比较与中国选择——《民法典》生态损害赔偿条款的解释基础与方向探究被引量:24
《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2期161-176,共16页巩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源国家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监管权关系研究”(19BFX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态损害赔偿有私法和公法两种模式。前者通过扩张侵权规则救济生态损害,包括扩张责任规则的“恢复原状”、创设民事权利的“私法环境权”和创建新型制度的“特殊赔偿”。后者通过确立具有损害填补功能的监管责任制度来填补环境损害,包...
关键词:生态损害赔偿 民法典条款 私法模式 公法模式 解释基础 
《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条款法理辨析被引量:40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58-72,共15页曹明德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9SFB206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关系研究”。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政府)可以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向赔偿义务人提起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和诉讼。其中,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以民法所有权制度以及损害担责原则为基础,同时涉及公法、私法两种救济手段。...
关键词:《民法典》 生态环境损害 磋商 环境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关系探究——兼析《民法典》生态赔偿条款被引量:51
《法学论坛》2022年第1期129-139,共11页巩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源国家所有权与生态环境监管权关系研究》(19BFX172)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大同小异,交叉重叠,关系有待厘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属于以国家所有权为基础的"公产诉讼",由监管者在必要时依法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于由非监管者补充行使监管职权的"代位执法诉讼",以...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民法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