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皴

作品数:127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黎斌姜喆宋瑞丽孙济洲孙美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皴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水画的程式符号——以披麻皴为例
《荣宝斋》2024年第10期140-145,共6页王子锟 
本文从山水画的观念形态到形式语言切入,在皴法的演变过程中探讨“畅神”“游观”等心性表达的共性语言和表达方式。程式符号观念以及皴法语言的生成演变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了程式规范与可能性。皴法的发展是在对造化体认的逐步深化,在长...
关键词:程式化 符号语言 皴法 心源 创造性 
水墨山水技法——皴(二)
《书与画》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邵琦 
一、叠糕皴是披麻皴的变体吗?叠糕皴(又称折带皴)是倪瓒的个性皴法,一般都将其视为披麻皴的变体。严格来说,叠糕皴是披麻皴与小斧劈的有机结合。亦即叠糕皴的起笔、运笔部分与披麻皴一致,收笔部分则大致同于小斧劈。因此,叠糕皴的基本...
关键词:披麻皴 水墨山水 皴法 运笔 收笔 折带皴 
程式符号与皴法观念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丘挺 
本文以程式符号的语言以及皴法观念的生成来讨论山水画“写真”的本相,通过披麻皴各个时期形态的演变以及潇湘米氏烟云的图式分析,讨论程式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其所具备的开放性。程式符号中树石皴法的结构提炼归纳发展出新的笔墨...
关键词:程式符号 写真 造化 披麻皴 造境 丘壑内营 
披麻皴的滥觞与发展考辨
《艺术家》2022年第10期133-135,共3页代鹏 
从皮肤之“皴”到山水之“皴”的跨越,是生活之“象”向艺术之“象”的转化。“皴法”概念的形成,滞后于山水画语言的创造。名目繁多的皴法的出现代表着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成熟和山水画理论的建构。“披麻皴”概念比“麻皮皴”更能精确地...
关键词:披麻皴 山水画理论 皴法 董源 形式语言 当代语境 山水画语言 语言特点 
浅析山水画的皴法程式
《书画世界》2022年第8期64-65,共2页王栋 
本文以传统山水画皴法程式为主要分析对象,阐述了山水画皴法程式的不同类型、皴法程式的来源与作用、皴法程式在运用中所呈现的形式美感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皴法程式对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皴法程式 美感 披麻皴 斧劈皴 
董其昌《岩居图》
《书与画》2021年第1期10-15,共6页任宝龙 
此件董其昌所作《岩居图》,纸本墨笔。纵三二点八厘米,横一三五点七厘米。现藏于无锡博物院。画面中山峦丘壑,连绵不断;杂树成林,疏朗清旷。画中可见董、巨、倪各家笔法的综合运用。远景的山势高峻耸立,山峦起伏,山顶多作矾头,山石皴法...
关键词:董其昌 倪云林 披麻皴 董源 皴法 纸本 山峦起伏 博物院 
从隋到宋的山水画皴法发展概况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9年第9期8-9,共2页贾点墨 
在绘画中,皴法是对自然山石纹理结构的总结,是用笔墨把意象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息息相关.隋唐五代时期皴法从青绿山水的笔墨中逐渐显现,发展到两宋时期,皴法发生了多样的变化,此时的山水画也在皴法的演变中走向顶峰....
关键词:山水画 皴法 披麻皴 斧劈皴 
水墨山水看皴法
《万象》2018年第29期10-10,共1页南杉 
很多人在欣赏中国的水墨画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怎么每一幅画都感觉差不多?绕来绕去,还是山嘛.无非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而已。究竟如何区分哪门哪派的画家所作呢?其实,学问都在这些看似相同却又不太一样的山里,主要掌握一个'法'即可。此'...
关键词:雨点皴 披麻皴 
论披麻皴的演变
《艺术品鉴》2017年第12X期29-30,共2页董左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要将山水题材以绘画方式表现出来,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中国画的基本描绘方式与山水这一题材之间的矛盾。然而'皴法'的出现,乃是山水画史上一个翻天覆地巨大...
关键词:山水画 变革 皴法 审美价值 
王维的破墨山水对后世的影响
《爱尚美术》2017年第3期66-71,共6页王文文 
王维变山水之法王维曾以山水诗在唐代诗坛独领风骚,也被后人冠以'诗佛'之称,但纵览王维生平,他却不是个单纯的诗人。他曾在诗中以'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来定义自己,可见,他对于自己画师的身份颇为得意。王维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在...
关键词:破墨 披麻皴 王维 山水画 技法 皴法 绘画技法 水墨淡彩 吴道子 后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