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抗菌肽

作品数:35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建平刘炯宇韩俊友谢锋肖向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动物学报》《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遗传》《四川动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斑侧褶蛙蝌蚪皮肤抗菌肽最早表达时间的确定
《野生动物学报》2020年第4期1000-1008,共9页Martina OPALIN 王情 马跃 王碧霄 郭策 徐艳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17PZ02)。
两栖类动物的胚胎和蝌蚪期体表包被着由黏蛋白构成的胶体屏障,使其免受环境微生物的侵袭。这层屏障随着蝌蚪的发育逐渐变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皮肤开始分泌抗菌肽作为补偿。但是,蝌蚪最早在哪个发育阶段开始分泌抗菌肽尚不清...
关键词:黑斑侧褶蛙 蝌蚪 抗菌肽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糖尿病足皮肤抗菌肽的可行性和价值被引量: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年第11期923-928,共6页刘德林 殷汉 杨兵全 嵇振岭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290002043C2);中国微循环学会重点项目(TW2018C001)。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标签(TMT)技术筛选糖尿病足皮肤抗菌肽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清创手术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溃疡周围皮肤全层和同期行其他手术非糖尿病患者的下...
关键词:糖尿病足 蛋白组学 抗菌肽 串联质谱标签 
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年第10期6-7,共2页马宁 马玉雪 王海玉 董先伟 邵燕弟 赵永清 
中央高校基金."牦牛代谢特征及HIF对代谢调控关键酶影响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31920180131;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项目."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中抗菌肽的分离纯化"。项目编号Y17043
本研究主要探索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不同的活体提取方法,从而进行优化。用乙醚和肾上腺素对非洲爪蟾、兰州地区的中国林蛙、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进行刺激,收集其皮肤表面分泌物,分别对培养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及红色...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 皮肤抗菌肽 抑菌活性 
野生黑斑蛙皮肤抗菌肽快速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19期176-179,共4页郝镯 王承宇 孟轲音 李楠 李筱鑫 万忠海 刘全 何扬 李吉平 
抗菌肽(AMPs)也被称为抗微生物肽,是分子质量比较小,可以抗细菌、病毒及原虫等微生物的一类小肽[1-3],其来源广泛,且具有耐热、耐酸碱及对微生物重复使用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4-5]。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已成为新型抗菌药物...
关键词:皮肤抗菌肽 快速分离 纯化方法 黑斑蛙 抗微生物肽 野生 抗菌药物 生物学活性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第6期229-233,共5页王雅丽 蔡玉峰 郝镯 李楠 王承宇 李树民 刘全 魏峰 李吉平 
两栖类动物的生活环境温暖潮湿,且含有复杂的微生物,由于其皮肤湿润、裸露,比较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两栖类动物的皮肤成为微生物生存的极好环境。赖仞等研究表明,两栖类动物皮肤的分泌液中含有大量的抵御天敌、灭杀微生物的生物胺...
关键词:皮肤抗菌肽 中国林蛙 序列分析 微生物生长 两栖类动物 分离 纯化 生活环境 
棘腹蛙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P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淡水渔业》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姜玉松 张文琪 樊汶樵 徐敬明 
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引进项目(R2014LX07;R2013LS13);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cstc;2014nc1001);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cstc2012gg-yyjs80004)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
关键词:棘腹蛙(Paa boulengeri) 抗菌肽 差异表达 
东北黑斑蛙皮肤抗菌肽的分离及抗菌活性检测被引量:2
《饲料工业》2014年第12期41-44,共4页郝镯 李楠 王雅丽 蔡玉峰 李树民 刘全 王承宇 李吉平 
从成年及幼年两组东北黑斑蛙皮肤分泌物中分离抗菌肽,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检测。采用电刺激法,收集黑斑蛙皮肤分泌物,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应用MALDI-TOF/TOF质谱仪鉴定,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检测抗菌肽的抑菌效果。结...
关键词:黑斑蛙 皮肤 抗菌肽 抗菌活性 
东北林蛙抗菌肽breVinin-1CDYd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1
《吉林畜牧兽医》2014年第6期29-31,共3页赵雪峰 李雪 闫建北 杨丹 徐畅 马青楷 呼显生 
吉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2013)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长白山脉的重要经济动物,在生物学特性和遗传上与中国林蛙、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等非常相似,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优势物种。东北林蛙皮肤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微生...
关键词:皮肤抗菌肽 东北林蛙 活性检测 毕赤酵母 防御系统 自然进化过程 生物学特性 黑龙江林蛙 
黑斑蛙皮肤抗菌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第6期167-168,172,共3页王雅丽 李吉平 郝镯 李楠 蔡玉峰 李树民 刘全 魏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2127;30170696)
为了从黑斑蛙皮肤中获得纯度高且抑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肽(AMPs),试验采用稳压电刺激的方法提取黑斑蛙皮肤分泌物的粗提物。结果表明:黑斑蛙皮肤分泌物的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纯化,...
关键词:黑斑蛙 抗菌肽(AMPs) 纯化 抑菌活性 
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抗病毒活性分析被引量:3
《野生动物》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周旋 肖向红 李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030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ZJN0604-02
【目的】检测重组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抗病毒活性。【方法】将实验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采用CPE观察法和MTT法检测dybowskin-1ST体外抗蛙虹彩病毒GRV的作用。【结果】预防组dybowskin-1ST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
关键词:东北林蛙 抗菌肽 dybowskin-1ST 抗病毒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