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关系

作品数:1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学易张海生更多>>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诗词月刊》《剧影月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颂古宜权烈士
《诗词月刊》2019年第2期52-52,共1页曾水方 
浩然正气古宜权,铁骨峥峥智勇全。红色苏区斗顽敌,八乡内外巧周旋。葬身埋骨何计地,热血头颅为国捐。劲节一腔山岳注,英名千古大江连。注:埋骨葬身何计地,是古宜权烈士原诗句,因平仄关系改为葬身埋骨何计地。
关键词:烈士 平仄关系 浩然 诗句 
写出作文的韵律感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2014年第3期35-35,共1页庞曼迪 
作文,我们应该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文章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成语是流传千百年的固定词组,有非常好的韵律感,也就是有非常平衡的平仄关系。比如我们会觉得“千方百计”悦耳动听,“百计千方”就不好听,就是因为平仄关系的缘故。
关键词:韵律感 作文 平仄关系 固定词组 节奏感 学习 文章 
四声与平仄对舞台语言音韵美的影响
《剧影月报》2006年第1期53-53,共1页李峻森 
关键词:舞台语言 平仄关系 音韵美 四声 美的 有声语言 捕捉 吐字 
历届高考中的对联题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5期17-18,共2页鄂明尔 
关键词:高考 对联题 语文教学 对偶句 韵律 节奏 平仄关系 
猴年拜年封春联赏析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5期J013-J013,共1页朱马牛 
关键词:猴年 拜年封 春联赏析 邮品 意象 时代精神 抒情 句法 结构 平仄关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余德泉教授访谈录之一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5期J002-J003,共2页张海生 
关键词:余德泉 人物访谈 楹联创作 楹联理论 楹联书法 楹联翻译 平仄关系 
读“拜年封”春联随想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5期J012-J012,共1页周陆寿 
关键词:“拜年封” 春联 邮品 平仄关系 对仗 
梁石新春征联有偶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4期19-19,共1页朱文忠 
因我单位春节运输繁忙,节后诸事繁杂,直至“五一”节后方有暇阅读《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3年第一期。当阅至《梁石新春征联》时,甚为惊喜。
关键词:《梁石新春征联》 对联 平仄关系 排比 谐音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是我的良师益友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4期21-21,共1页孔庚吾 
本人爱好对联,因各种场合的需要,也学撰对联。为了提高自己的撰联水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订阅《对联·民间对联故事》。特别是近七八年,更是连年订阅。我把它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孜孜不倦地学习它,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
关键词:《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撰写方法 对联质量 平仄关系 词性 
运用对联功能 促进语文复习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4年第4期15-15,共1页宋守政 
针对语文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形式单调、枯燥无味的特点,上学期我尝试了运用对联概括的功能,对语文课文的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进行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复习《苏州园林》和《公输》两篇课文时,我们编撰出下面两副对联: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复习方法 对联 功能 对仗 平仄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