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实克

作品数:70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云李梅陈漱渝赵小琪陈国球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捷克文《聊斋志异选》译者后记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87-100,共14页王丽娜(译) 李世中(校理)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在其译者后记中对蒲松龄作品的艺术成就、进步思想予以评析,强调了蒲松龄作品志怪表象下的现实主义追求,对普通民众命运的同情和超出其时代的对新世界的前瞻性幻想。文中还论及了文言文体的选择造成的作品语言风格和主...
关键词:《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现实主义 普实克 
鲁迅《呐喊》普实克捷克文版译介考察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0期107-123,共17页郭建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布拉格汉学学派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0BZW139)的阶段性成果。
普实克1937年翻译出版的《呐喊》捷克文译本,是鲁迅百余年域外传播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呐喊》命名的鲁迅小说专集,也是鲁迅特别看重的一个译本,在《呐喊》译介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海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普实克留日期间译介《呐喊》,...
关键词:普实克 《呐喊》 弱小民族 布拉格汉学学派 
多元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普实克与夏志清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157-167,共11页周寻 
源起西欧的人文主义历史复杂、意涵丰富、面向多元。通过追溯人文主义的起源、梳理其内涵与外延的历时性沿革,可以包容性地理解西方思想史中人文主义的概念。以人文主义为思想脉络和话语框架对普实克和夏志清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
关键词:人文主义 普实克 夏志清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布拉格汉学派的中国观被引量:1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2期160-175,共16页刘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史视野中的布拉格汉学派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7BWW026)阶段性成果。
捷克的东方研究,及至中国研究,都显示出与萨义德东方主义不一样的内在特质。中国基本上都是作为知识对象而存在的,并不是一个需要被征服的空间。到了布拉格汉学派发展的时期,捷克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同构性更为突出,使得布拉格汉学派具有...
关键词:布拉格汉学派 普实克 中国形象 东方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论普实克及其时代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3年第3期4-15,共12页罗然 郭建玲(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布拉格汉学学派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20BZW139)阶段性成果。
关于雅罗斯拉夫·普实克①,他的学生和朋友们已经写过大量文章,大多表达了对这位大师的敬意②。近年来,在年轻学者中,尤其是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的年轻学者中,兴起了一股对普实克著作的兴趣,这主要由于普实克对中国现代文学之起源的开创...
关键词:文章合为时而著 普实克 开创性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台湾 学者 
政治博弈中的“抒情传统论”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2期154-163,F0004,180,共12页罗雅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20&ZD280)。
“抒情传统论”的提出和延展过程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政治背景:一是1950年代的冷战对峙和19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文化变革,使普实克在不同时期关于“抒情”的讨论发生着从个人主义向现代主义的重点转换;二是传统、理想和生命是我国...
关键词:抒情传统 普实克 高友工 现代主义 
鲁迅“通人”冯雪峰
《民主》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陈漱渝 
在历时一个多世纪的鲁迅研究史上,冯雪峰的地位可谓无人能够替代,影响可谓无人可以超越。鲁迅生前评论他的文章就已汗牛充栋,但被鲁迅本人认可的,除了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集〉序言》之外,另一篇就是冯雪峰撰写的《关于鲁迅在文学史上...
关键词:关于鲁迅 鲁迅文学 鲁迅研究 冯雪峰 普实克 瞿秋白 鲁迅短篇小说 杂感 
日常生活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5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68-80,共13页李怡 
四川大学学派培育项目资助成果。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海内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彼此的差异和矛盾也构成了学术探讨的重要话题。其中,如何评价“五四”的历史价值,恐怕是近些年来分歧的一个焦点所在。欧洲汉学家如普实克、米莲娜,苏联汉学家谢曼诺夫早就强调晚清的重要意...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晚清小说 韩南 夏志清 普实克 康来新 李瑞腾 中国近代史研究 
布拉格汉学派对中国现代左翼作家的接受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16-216,共1页刘云 
以普实克为代表的布拉格汉学派关注中国现代左翼作家作品,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是也因此被国际汉学界认为是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的缺乏学术价值之作。其实深入研读相关著作,可以发现布拉格汉学派对中国左翼作家作品的接受和分析并非被动...
关键词:左翼作家 官方意识形态 社会历史文化 普实克 汉学派 汉学界 中国社会现实 布拉格 
“现代”是内生的还是外来的?——重返普实克与夏志清、王德威的对话被引量: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59-169,共11页罗雅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20&ZD280)阶段性成果。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曾三次到访中国。他在20世纪30年代与鲁迅等人的交往十分著名,但他在50年代两次以官方身份访问中国并深度参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交流的经历却被人遗忘。新一代研究者对于普实克的理解通常来自两组对照关系:一是...
关键词:普实克 夏志清 王德威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